導語:很多人認為麻辣燙是一種不健康的食物,實際上,如果能夠在食品安全方面把好關,并進行合理的搭配,麻辣燙說得上是一種相當不錯的快餐食品,比煎炸食品要健康得多,也環保得多。
有些人認為麻辣燙是一種不健康的食物,或許更多地是因為它出身卑微,價錢低廉,攤主素質有限,擔心其安全特性。實際上,如果能夠在食品安全方面把好關,并進行合理的搭配,麻辣燙說得上是一種相當不錯的快餐食品,比煎炸食品要健康得多,也環保得多。
首先,北京的麻辣燙并不辣,如果不要求多放辣椒的話。這里倒是喜歡放芝麻醬,它是非常健康的一種調料,富含鈣和維生素E。常常加入蒜汁,還有殺菌作用。
其次麻辣燙通常有多種綠葉蔬菜,有多種豆制品原料,有海帶等藻類,有蘑菇等菌類,有薯類,有蛋類……相比之下,植物性原料品種占優勢。只要合理搭配,它比一般的快餐菜肴更容易達到酸堿平衡的要求,也符合食物多樣化的原則。
第三,麻辣燙的加熱溫度并不高,也不會產生油煙和脂肪高溫氧化問題。和高溫烹炒相比,對空氣環境污染較小。
第四,涮菜的過程中可以去除蔬菜中的部分草酸、亞硝酸鹽和農藥,雖然損失一部分維生素C,但也減少了抗營養因素和有毒物質。只要注意每一兩個小時更換涮菜水,涮的過程中少加鹽,就是非常好的烹調方式。
最后,麻辣燙的調料可以做到健康低脂。涮菜的時候沒有放油,調拌的時候也可以按照顧客的要求減少放油量,總體來說,原料含脂肪少,熱量比較低。相比之下,炒菜的時候,往往要經過滑油、烹炒、淋明油三個加油過程,而且顧客無法選擇菜肴的放油量。盡管目前人們擔心麻辣燙中加入辣椒精、一滴香之類增香增鮮調味品,但衛生部門表示,經過調查和測定證明,這些復合調味品并不含有害成分。
食用麻辣燙,只要注意以下幾點,就能在營養平衡方面達到較好的效果:
新鮮蔬菜和魚丸、腸片、蛋類等的比例達到2:1,促進酸堿平衡。實際上,這一點很容易做到。
增加食物品種,多選平日不常吃的蘑菇、海帶、豆制品等食物。
要求攤主在涮菜水中少放鹽和味精,辣椒也要適量,自己來控制調味汁的數量。
用芝麻醬替代紅油或香油,增加鈣的攝入量。
此外,還要注意食品安全方面的問題:
涮菜水要及時更換,避免亞硝酸鹽和亞硝胺的含量上升過多。
放些有殺菌作用的蒜汁和醋,幫助預防腸道感染。
注意攤點的衛生狀況,攤主最好能戴上口罩穿上工作服,收錢和拿菜要分開。
自己注意在開吃之前最好能洗洗手、漱漱口。
自己在家里自制麻辣燙是個好辦法,涮菜水新鮮,而且鹽和調料的濃度可以控制。建議在涮菜水中放入少量花椒、桂皮、八角、香葉等香辛料,兩三個干辣椒,1勺香油,不放鹽。撈起來之后,再按胃口加入用芝麻醬、蒜汁、香醋、醬油、花椒油等拌成的調味汁。這樣既清爽,又低鹽,也很香。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