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種野生動物彼此之間不相往來,但也有少數的例外。下面是幾個動物跨種的友誼的例子。
12年前,美國有關部門從一個毒品販子手中收繳了三只幼獸,一只獅子、一只美洲黑熊和一只孟加拉虎,這三只幼獸在毒品販子那里一直受虐待,也沒有得到好好的照顧,彼此相依為命。

有關部門將它們安置在喬治亞州的諾亞方舟野生動物保護區里,因為怕它們長大后發生爭斗,就將它們分開飼養,沒想到它們變得易怒和非常不合作,工作人員只好把它們放在一起飼養,發現這三只動物相處得非常愉快。
這三只動物中,獅子在很小的時候被閹割了,所以沒有鬃毛。虎和熊已經成年了,按理說這兩種動物是不能和平共處的,但這兩只從小一起長大的動物是個例外,和那只獅子像一家子一樣生活了12年,沒有發生過任何爭斗。

獵豹是一種非常警覺的動物,由于獵豹瀕臨滅絕,繁殖獵豹因為獵豹警覺的特性而非常困難,尤其在配偶上,獵豹往往拒絕在動物園內給它找的配偶。科學家們想出的辦法是從小給獵豹找個伴,這樣成長起來的獵豹就會接受給它們找的配偶。
這個伴就是狗,狗和獵豹一起長大,一起玩,成為非常好的朋友。在這個朋友關系中,狗占支配地位,獵豹什么都聽狗的。因此狗和獵豹必須分開喂食,如果一起喂的話,狗會把所有食物全吃了,獵豹老老實實地餓著。


2004年大海嘯時,動物保護組織在肯尼亞的一處礁石上救下了一頭小河馬,將它安置在動物保護地中。但是有一個問題,河馬是要有伴的,這頭小河馬父母雙亡,可是保護地里的河馬群不能接受一頭雄河馬,工作人員只好給它找了一頭130歲的陸龜作伴,沒想到這兩只動物相處很好,河馬把龜當成媽,龜也很愿意當河馬的媽,它們倆還試圖發明能夠相互交流的叫聲。
3年過去了,河馬長大了,工作人員擔心有一天河馬可能無意中把龜媽媽壓死,就為河馬找了一頭母河馬,為龜找了另一頭龜,此后龜和河馬母子和各自的新伴侶生活得很幸福。

有一天,一條狗隨著美國南卡動物保護區的工作人員來到了保護區,看到保護區的一頭猩猩后就跑了過去,猩猩見到狗后也很高興,一起玩耍了起來。工作人員很奇怪,因為狗通常不會搭理靈長類的。
工作人員試圖找到狗的主人,但毫無頭緒,于是狗就在保護區待了下來,和猩猩一起玩耍、游泳,猩猩還跟人一樣遛狗。


2008年,非洲的一個動物保護區里面,一頭母象死了,工作人員試圖給小象找個新媽,但保護地中的其他母象都不愿意,工作人員只好承擔起照顧小象的責任。但是小象很不配合,拒絕吃東西,眼看就要餓死了,工作人員趕緊為它找個伴:一頭羊。
羊和象一開始相處得很不好,慢慢地成了形影不離的好朋友,羊充當起保護人的角色,不讓其他動物靠近,只有一次,這對朋友和一頭小長頸鹿玩耍了一陣。
兩年過去了,象長大了,該回歸野外了,就在這時,象得了重病,醫治無效后死亡。

挪威攝影師Torgeir Berge在一次遛狗時,遇見一位失去雙親的小狐貍,小狐貍馬上和Berge的德國牧羊犬成為朋友,玩耍起來。因為狐貍的野性很大,Berge并沒有把狐貍帶回家。每天遛狗的時候,狐貍都會從林子里跑出來,和牧羊犬玩耍幾個小時。
Berge照了很多狐貍和狗在一起的照片,然后出版了一本書,用來呼吁不要因為毛皮而獵殺狐貍。


波多黎各一位漁民在河流里發現一條頭部受了槍傷、奄奄一息的鱷魚,漁民把鱷魚救活了,花了半年時間照顧它,從此鱷魚成了漁民的寵物,直到20年后鱷魚老死。

加拿大某地北極熊和雪橇狗成了好朋友,經常一起玩耍,過了二十年,因為一只陌生的北極熊咬死幾只雪橇狗,這種友誼才結束。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