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的最新調查報告指出,近半個世紀以來的人類活動造成野生動物種群減少一半,目前地球已經無法承受人類活動,人類的生存已經受到威脅。

世界自然基金會10月27日在其網站公布《2016地球生命力報告》。報告說,調查者在1970~2012年的42年間,跟蹤3706個物種(共超過14,152個脊椎動物種群),包括魚類、鳥類、哺乳類、兩棲類和爬行動物,發現這些物種種群的數量減少了58%。其中,淡水物種的情況最嚴重,其數量已經減少81%。
因此報告提出警告,在當前趨勢下全球野生動物種群的數量到2020年有可能減少三分之二。

在那年的哥本哈根全球氣候大會召開之前,一組對此感到不安的科學家在瑞典斯德哥爾摩應變中心的資助下,在《自然》雜志上發表一篇文章,對他們認為是人類發展的安全運作空間進行了界定。這個界定由一組共9項極限條件所組成。超過了這些極限值,人類就將失去他們的地球家園。

如果提出了地球環境邊界條件這個概念的科學家們計算的正確,則溫室氣體的狀況看起來令人絕望。目前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高達近400ppm,而且還在以每年2ppm的速度增長。如果要想將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降到350ppm的水平,就必須在漫長的時間內做到二氧化碳零排放,這一過程很有可能需要數百年時間。而且要采用所有可能的方法將二氧化碳從大氣中分離出來,將它們重新埋入地下。
然而,由于溫室氣體對輻射強迫的影響,它與輻射強迫是同一個問題。如果借助其他手段能將輻射強迫控制在限定值內,則對二氧化碳的限定就不再起作用了。而在高層大氣中噴灑反光顆粒,將陽光反射回太空的方法就可能實現對輻射強迫的控制。
這樣一個激進的方案很可能產生各式各樣令人煩惱的副作用。對各種政治問題的考量很可能會超過環境問題。雖然目前還無法斷定這個方案確實正確可行,但并不能排除其可行性。能夠肯定的是,這樣一個方案說明,盡管地球也許有各種不能超越的邊界,但思考如何來幫助她卻可能沒有止境。

人們哪些方法應對人類滅絕?
從冷凍精子到冷凍卵子還不算,目前人類正探索著一件更大膽的事——冷凍大腦!
就像以前的人會說“人體冰凍再復活”是天方夜譚一樣,“這項技術如果成熟,它將會在50年后再次造成人口大爆炸”,這個結論也備受爭議。

美國一家機構提供冷凍大腦服務,希望能在未來復活。
“冷凍大腦”是對大腦和身體進行冰凍保存,以等待未來更先進技術來對身體進行重新復活。
而到目前,據了解,世界上已有“速凍人”數百個。但因為目前的冷凍技術還不夠完美,雖然人們已經盡力保證冷凍人的各個器官不受損傷,但還是因為每個器官需要的完美冷凍溫度不一樣,操作非常困難,有些冷凍人的身體還是受到了傷害。

不過從現在的情況看,身體健康的人是不會去冷凍的,“冷凍人”大都是患有絕癥或者某種嚴重疾病的人。但正因為他們的身體條件更差,這也使得“化凍”難上加難,很少身體能承受這一過程。而他們在等待復蘇的過程中,也在等待未來技術的突破,讓他們能夠健康“復活”。
到時候地球上的人們為了更好生活,或許摩天大樓會修建到2000層,或許人們很少能在家中直射陽光,或許人們眼中的天空會變成割裂狀……
人類也不可能超脫于自然界,而過于違背自然規律的做法,往往風險重重。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