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朕終將成為朕
這是朕從小就知道的
但朕今天要說的
這個人
從小以為自己會成為
戰斗力超級強悍的大英雄
卻用虬結的肱二頭肌
拿起了筆

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
你們眼中
他是南宋文藝好青年
粉絲們給他組了
很多CP
不管是異性
還是同性


辛棄疾出生的時候
“靖康之難”已過了十多年
他的家鄉山東濟南
早已是金人的地盤
可能是
吃過了煎餅卷大蔥,金人又想嘗嘗
江南的白糖藕馬蘭頭松子魚莼菜湯宋嫂魚羹
他們再次南下侵宋(公元1161年)
北方豪杰趁此時機
紛紛起事

辛棄疾瞅準機會
帶著他招來的2000多小弟
投奔了起義大軍
和他一起投奔義軍的
還有一個名叫義端的花和尚

某個深夜,月黑風高
義端偷走義軍老大的帥印
一路開溜
準備獻給金軍

可走到半路
在他面前的
卻是抄近道攔截的
辛棄疾
看著辛哥D罩杯的胸肌
花和尚當場就給跪了

義端曰:“我識君真相,乃青兕也,
力能殺人,幸勿殺我。”
——《宋史?辛棄疾傳》
手起,刀落
鮮血,人頭
這一刀
砍出了辛哥“辛青兕”的外號
也砍出了他好男人就要戰斗力爆表的宣言
(青兕:古代犀牛類獸名。一角﹐青色﹐重千斤。
《西游記》中太上老君的坐騎就是這種神獸)
在朋友們眼中,辛哥從此成為了猛獸——
一般英勇的人:

眼光有棱,足以照映一世之豪;背胛有負,足以荷載四國之重。
——宋·陳亮《辛稼軒畫像贊》

精神此老健于虎,紅頰白須雙眼青
——宋·劉過《呈辛稼軒》
那一年辛哥22歲
手中的長刀滴答著
Firstblood!
第二年,義軍決定歸宋
辛棄疾前腳去建康找皇帝商談
后腳義軍大本營里
就又出現了一個叛徒
他的名字叫張安國

咔嚓掉義軍首領,逃入金國大營后
張安國松了口氣
“來啊來啊你來殺我啊~”
社會你辛哥,聽完只說:
“哦,好啊。”
他領著五十名小弟
闖入金軍五萬人大營
把張安國拖出來
一路跑回江南
咔嚓斬了
從此,辛棄疾
成為了一個傳說
聲聞朝野,名傳廟堂
壯聲英概,懦士為之興起,圣天子一見三嘆息。
——宋·洪邁《稼軒記》
歸宋前
辛棄疾連面對媒體的講稿都寫好了
可再次踏上江南的土地
才發現,媒體才不采訪大將軍
他們都在
聊八卦!
而南宋的權貴們
也都紙醉金迷、不亦樂乎

“老大咱們去打架!”
南宋皇帝瞇著眼,不說話
“老大咱們兵分三路!”
南宋皇帝瞇著眼,“呵呵~”

于是
辛棄疾在南宋30多年的生活
不是外放做官
就是賦閑在家
30多年做得最多的
不是殺敵
而是嗶嗶
思考的結果
就是無盡的迷茫——
不如,寫幾本詞吧
讓所有人陪我
一起迷茫

夢境里恍恍惚惚
他寫遙遠的年輕歲月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現實中約會姑娘
他寫夜色中尋找倩影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
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青玉案·元夕》
一個人喝醉了
就突然撐住樹干
不讓樹去扶他

昨夜松邊醉倒,問松“我醉何如?”
只疑松動要來扶,以手推松曰“去。”
——《西江月·遣興》
他感慨豪情不再
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也不忘細膩于平淡的生活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清平樂·村居》
他把很多話寫在詞里
最終成為了
大IP

但他心里總是多少有些不甘的
直到生命將逝
他還在用最后的力氣呼喊:

三聲“殺賊”
又包含著多少不甘呢?
所以后人說起辛棄疾的詞
斂雄心,抗高調,變溫婉,成悲涼。
——清·周濟《宋四家詞選》
他沒有成為大將軍
遺憾了一輩子
可若他成為了大將軍
我們又看不到
那悲傷、壯烈、哀婉、奇麗的文字

路和人生一樣
都是需要選擇的
比如說
朕此時說話,就不能閉嘴裝酷
朕高深莫測,就難以平易近人
【原創不易,其他賬號轉載請注明來源:朕說】
朕說:做最有趣有料的歷史IP,換種方式讓更多人喜歡歷史!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