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繡春刀2》觀片指南:說說歷史上最真實的錦衣衛

    目前正在熱映的國產古裝電影《繡春刀2之修羅戰場》,又一次掀起了大家對于明末歷史的關注與討論。當然電影好不好看是一個充滿主觀印象的事情。但這部電影在歷史考據、以及劇情明暗線方面卻有諸多亮點和驚喜。前方有劇透,介意者慎點!

    先說一下劇情背景里很有意思的暗線:電影里,陸文昭、郭真和沈煉是薩爾滸之戰中,杜松麾下西路軍中唯三個幸存的,而陸文昭第一時間知道杜松戰死,很有可能是跟在杜松身邊的親信。然后陸文昭和他師妹丁白纓又是戚家軍后人,所以有可能是北戊的南兵。沈煉有祖傳繡春刀,再加上他爹的牌位,妥妥世襲武職。陸文昭師妹丁白纓又有倆徒弟,男的使一個狼牙棒,沈煉說是邊軍功夫,而他自稱是邊軍落草的,所以筆者估計他是西北或者薊鎮的邊軍。因此可見,這部電影真的很貼合明末歷史,那就是權貴們爾虞我詐,丘八們打生打死,然后花式被賣!

    這部電影里崇禎被刻畫得薄情寡恩、虛偽無義,從頭到尾都是崇禎在賣人,賣自己的女人北齋,賣自己下屬郭真、陸文昭和丁白纓等人,賣自己親兄長天啟皇帝。而歷史上的崇禎正是這樣的一個人啊!比如他成為皇帝后,換內閣如換尿布,對袁崇煥則用如兄弟、不用就扔,對盧象升薄情寡恩,對楊嗣昌沒有擔當。從以上兩點來看,編劇明顯是對明末歷史有相當的深入研究與自己一定的看法的。

    至于一些看過電影的觀眾可能會問,在電影中,沈煉身為錦衣衛卻參與了薩爾滸之戰,這個有可能嗎?因為在很多人印象中,錦衣衛就是一個特務機構,干的應該都是一些刺探情報、抓捕緝拿的勾當。那么筆者要特別說明一下,這一點沒毛病!畢竟人家最早是“天子親軍”、“上二十四衛”之一。

    ▲薩爾滸之戰明軍發起沖鋒

    錦衣衛最初是由負責皇室儀仗的“儀鸞司”與掌管皇城宿衛的親軍都尉府整合而來。洪武十五年四月,錦衣衛正式成立,作為皇帝的“親兵”,承擔起了作為帝王“左膀右臂”的作用,除了影視作品中熱衷于表現的“特務”職能外,還負責不少其他的工作。既然錦衣衛是由保衛皇帝的宿衛親軍與儀仗整合而來,那么保衛皇帝可以說是錦衣衛的“本職工作”了。

    洪武二十年,明太祖朱元璋就曾命錦衣衛挑選5600名精銳力士隨行。隨侍帝王的錦衣衛身穿飛魚服、腰攜繡春刀,這一形象便是后世對錦衣衛認識的“標準像”。錦衣衛除了擔任侍衛隨侍皇帝左右,還要負責馴養帝王出行所用的大象。

    ▲明朝《出警圖》中隨扈萬歷帝的錦衣衛校尉

    除了承擔皇帝的儀仗,錦衣衛的另一個任務就是隨軍出征。永樂六年,明成祖朱棣在北征前夕,也特意從錦衣衛中挑選了5000人隨軍出征。其中有些錦衣衛還會因為獲得戰功而升遷。例如永樂八年時,錦衣衛總旗張崇就因為在靜虜鎮與阿魯臺的大戰中表現卓越而被升為百戶。同期,還有一名為張忠的百戶因為戰功被升為副千戶。

    當然,隨軍出征并不是總會得勝而歸,正統年間“土木堡之變”時,隨英宗出征的大軍中也有為數不少的錦衣衛,但是他們之中有很多人陣亡或者失蹤。根據統計,僅北京的錦衣衛陣亡或失蹤的錦衣衛武官,就有40多名。而且根據蒙古人的史料,在土木堡之戰的最后關頭,有300名明軍死戰不降,一直保護英宗到最后。這其中必然有錦衣衛的身影。

    ▲沈煉繡春刀

    不過,“錦衣衛從征”的這一制度,在明孝宗時被取消,從此錦衣衛大規模外出征戰這一現象基本上看不到了。當然,沈煉身為錦衣衛,被派到軍中監視,參加薩爾滸之戰,理論上是沒有問題的。而從第一部開始,觀眾就會發現在電影中錦衣衛又分為兩個部分,南鎮撫司和北鎮撫司,這兩個同屬錦衣衛的機構又有何不同呢?

    其實最早錦衣衛鎮撫司是不分南北的。洪武十五年就只有一個鎮撫司,負責監察百官、緝拿抓捕,但只存在了短短五年,洪武二十年便被取消,燒毀所有刑具,囚犯全部送到刑部審理。一直到了永樂年間,永樂皇帝設置南鎮撫司,南鎮撫司主要負責錦衣衛自己內部人員的監察管理,之后又設置了北鎮撫司。北鎮撫司則是繼續負責監察官員、抓捕緝拿,而且擁有詔獄,抓捕罪犯、審理判刑都不需要經過其他司法機構,權勢極大。

    ▲《繡春刀·修羅戰場》飾演裴綸

    不過如果罪犯犯的是奸惡大罪,或者是內外官員,那么在處理犯人的時候則需要奏請皇帝,看皇帝的意思辦事。這種情況延續到成化年間的時候,準確的說是成化元年,明廷廢除了北鎮撫司自主審問、判罰罪犯的權利,需要跟其他機構配合。

    而錦衣衛的司法職能除了有些特務色彩之外,還有著濃厚的警察、特警或者武警成分。比如嘉靖二十五年九月,有錦衣衛抓獲偽造印信詐騙的罪犯常虎,升遷為副千戶,這就有點像現代的警察。再比如弘治年間昌平附近有一伙盜賊,領頭的王璽人稱靠山王,聚眾劫掠數年,人多勢眾無人敢查,后來被錦衣衛葉廣、劉剛抓捕歸案;還有正德年間的強盜張華團伙,在京畿地區劫財奪貨,被錦衣衛千戶于永抓獲,這兩起事件錦衣衛扮演的角色又有點像武警了。

    ▲《繡春刀2·修羅戰場》公公所使流星錘打斗驚艷

    最后,再說說電影里所使用的那些武器,主角沈煉的繡春刀是典型的明代雁翎刀,也就是那首著名的、基情滿滿的詩,“大將生來膽氣豪,腰橫秋水雁翎刀……太平待詔歸來日,朕與先生解戰袍”里的雁翎刀。

    ▲沈煉(張震)用繡春刀

    陸文昭和丁白纓身為戚家軍后人,使得是雙手長刀,即戚繼光所說的仿造倭刀而來的長刀。不過戚繼光的長刀全長六尺五寸,有兩米多,顯然不適合行走江湖使用,因此電影中兩人長刀的長度更近似長刀的縮小版,即程宗猷的單刀,其全長五尺,即一米六左右,而且張譯飾演的陸文昭開戰前擺的姿勢,很像單刀法選里的上弓刀式,可以看出制作人員的用心。


    ▲陸、丁白纓戚家刀

    至于,丁白纓的邊軍弟子,用的那根狼牙棒,筆者看更像是植滿鐵釘的大棒,不過是縮短之后的。明軍制式大棒有很多版本,有的就是一根木棒,有的在頂部加一圈鐵箍、鐵釘,有的就是像狼牙棒那樣,全長有兩米半,主要是西北邊軍用來擊打蒙古人的重甲騎兵的,最重可達十斤,也有五斤的,屬于重型鈍器了。

    ▲丁泰狼牙棒

    最后除了冷兵器的刻畫,電影對熱兵器的表現也非常出色。陸文昭排火槍隊追殺沈煉的時候,鳥銃手是一排射擊、一排裝藥,以保證火力持續性的,很符合歷史上明軍的做法。而且這次鳥銃開火時不像以往影視劇那樣只冒個煙、聽個響,就代表打出去了,鳥銃彈丸在空中飛行的軌跡也被表現出來,增加了真實性,是筆者認為近年來國產影視劇中表現得最為優秀的。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黑云,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 發表于 2017-07-20 00:00
    • 閱讀 ( 871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推薦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