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說到發散思維的好,可有些時候你太“發散”反而可能會收不回來,該集中注意的時候開小差、該專心致志的時候天馬行空,大把的時間都用來放空了,轉眼過去正事卻沒做完幾件……習慣了胡思亂想的自己,該怎么集中注意力呢?

意識到自己在開小差
明明之前在溫書,可看著看著卻發現自己變成在想晚餐吃什么了,連自己是什么時候開始跑偏的都不知道……
我們做些看書寫字的正事時通常會伴隨著視線的規律移動,可當我們走神、沉思時卻會不由自主地陷入“呆滯”中,目光停滯一點或者無意識亂飄、動作像突然按了暫停鍵,這時候除了讓別人叫醒你就只有你自己想辦法“回神”了。
鑒于走神都在不知不覺中進行,那么想要讓你回神,必須得是個醒目且能引起你注意的物件才行,例如在溫習的書頁上夾一個色彩鮮艷的回形針、在你寫作業的書桌上放一個造型特別的擺件、在電腦上裝個過幾分鐘就會自動彈出的提示插件等,這些東西就相當于一個關鍵詞,當你注意到它們的時候就得提醒自己該從走神中清醒了。

把思維導向正確的地方
發散思維不是壞事,端看你用在了哪里。
如果你控制不了自己不想,那就盡量去想“有用”的好了。比如你找論文資料時,可以花癡某個實驗作者英俊帥氣,也可以去八卦對方的生平經歷,前者是多了個舔屏的對象,后者沒準能找到這個實驗的前世今生、甚至更多曲折傳承,同樣都在“不務正業”,你覺得哪個比較賺呢?當然啦,這個有用的定義得你自己來決定了。

留下放空的時間
既然會走神,那就干脆一次走個夠。
不提那些有注意缺陷的問題寶寶,我們正常成年人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也就能保持30、40分鐘,可以說你想要一下午K書不間斷、一晚上趕作業不停手、幾個小時一點神都不走幾乎是不可能的,只是有沒有走到影響正事罷了。既然無法避免,倒不如把這放飛的時間掌控在自己手里,權當是休息了。
可以試試定時或者定任務,定好一段時間或者一個目標完成后就給自己幾分鐘來專門走神,學校還有課間10分鐘呢,短暫放空是為了之后更好地專注。

把干擾物拿走
沒錯,我就是在說手機。
你看著看著書會突然發現自己走神了,你寫著寫著作業拿起手機刷刷刷呢會突然醒悟自己沒在做正事嗎?別想了,不會的!你只會被手機黏住手,直到發現時間沒等你、再不趕工就能直接到死期!
想解決這種,方法超簡單的,只要你肯手機丟掉,什么陰陽師農藥通通關掉!要看書就只拿書出來,想看時間就戴手表,也別騙自己了,電子產品的便利性在這里并不會多能體現。

如果你方法都試過,還是意識到自己無法集中注意時,那我只能勸你去休息了,不然就轉換成機械性工作來做,比如去整理下文件表格、檢查下錯字排版之類的。調整好之前,那些精細活還是算了吧,沒效率不說還可能錯誤百出,得不償失呢。
33IQ,在線思維訓練平臺。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