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我們是如何知道自己吃飽了的?

    當人吃飽了之后,一般短時間內是會停止進食一會兒的,大部分人知道“吃飽了”停止進食。那么這個“知道吃飽了”到底在人體是怎樣完成的呢?

    1.大腦認為你飽了你就真飽了嗎?

    先這么說,人的大腦可以控制人的很多行為,關于進食,也有一套完整的控制系統,且非常明確的是,一旦大腦知道“營養需求到了正常值”的時候,它就會告訴身體“飽了,可以停止吃了”。但是,這里有一個很有意思的點,那就是,我們吃的食物是先在消化道內消化吸收的,營養物質在此被吸收轉化,到營養均衡信號到達大腦的時候,其實此時人吃的飽是要略大約營養的“飽”的,這一特定的延遲效應,往往人就可能吃多了一點點。所以提倡八分飽,大致與這個原理有一定關系。

    2.什么營養信號的傳遞“知飽”?

    人的十二指腸有對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水平等比較敏感的感受器,正是因為這些感受器探測上述營養的增加,會產生作用于大腦的信號,如果是“我飽了”的信號,它通過肽、膽囊收縮劑、神經肽來編碼,讓大腦知道“飽了”,并且減緩胃清空、降低胃的動力,“飽了”信號傳達后,人的肚肚會飽漲,引起焦慮感(主要是膽囊收縮劑引發的)和飽足感,停止進食后需要一定時間消化吸收清空。

    3.神秘激素的存在,讓你飽了不吃了,真的嗎?

    從吃與吃飽、停止進食的系統來說,這部分除了上述營養物質信號的作用外,還有就是與激素相關,消化道本身會產生生長素的肽,與其他一些肽相互作用,飯前可以促進進食,作用腦垂體刺激分泌生長激素。另外,人的下丘腦還會分泌食欲肽也是刺激進食的,主要是讓人對食物產生欲望而進食。

    它們“害怕”遇上瘦素,因為瘦素的作用相反,是對進食進行壓制的。這種看上去神秘的激素,神秘之一是存在于脂肪。以前人們只知道脂肪是儲存人體能量、保護內臟等功能而存在的,現在知道脂肪原來還能分泌瘦素。事實上,瘦素的產生是因為脂肪細胞的甘油三酯含量提高的時候釋放出來,引發人的飽足感,從而對進食的行為進行抑制,減少食物的攝入,增加新陳代謝速率。等一等,這不是胖的人很容易有的結果嗎?這就產生矛盾了:越瘦的人脂肪越少,那瘦素應該更少,而胖的人拼命要減掉的不正是產生大量瘦素的脂肪嗎?

    人體就是一個處處充滿矛盾卻又受上天眷顧處處平衡的東西。胖的人,的確是分泌更多的瘦素,但是別忘記了,感應瘦素的是下丘腦,大量瘦素堆積、生活不規律、無節操大吃大喝等原因都會導致下丘腦對瘦素的信號感應能力(敏感度)降低,有點“月盈而虧、盛極而衰”的意思。胖的人,有很多瘦素卻起不了作用,反而會越胖越吃,越吃越胖。

    • 發表于 2017-06-22 00:00
    • 閱讀 ( 979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推薦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