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2年,當美國人民迎來了離婚率連續第三年的增長時,美國各大媒體為此消息振奮不已,紛紛刊文謳歌美國社會終于“回到正軌”——這絕非刻薄的反諷,多個科學研究已經證明離婚率往往與經濟增長成正比,因此,離婚率的穩健增長,是美國經濟脫身衰退泥潭,步入復蘇大道的有力證明。
2009年,籠罩在經濟衰退的陰影中的美國,離婚率曾一度達到40年來的最低水平。紐約時報專欄作家Ross Douthat將此解讀為美國家庭共度難關的決心,是困難時期的“一線希望”,然而事實上,人們不過是衡量了一下離婚帶來的成本,發現請律師和分居的代價,以及家庭主婦在蕭條經濟中尋找一份能糊口的工作,都比暫時忍受同床異夢要痛苦得多——在經濟困難的年代,人們會傾向于推遲做一些人生中重要的選擇,比如結婚、離婚以及生子。
離婚率增長伴隨經濟增長的狀況同樣也適用于中國。1985年,中國每千人口中的離婚數是0.4,而到了2012年則已經增長到2.3。除了經濟的增長,以及婚姻觀的變化之外,離婚手續的簡化也是造成離婚率飆升的原因之一。
說到中國的離婚率就不得不提到維吾爾族。這不僅僅是因為維吾爾人在離婚率方面常年領跑全國,更是因為在中國經濟飛速增長,民族政策一片大好的的前提下,維吾爾人離婚率連年不升反降,與全國離婚率的變化趨勢形成鮮明對比。
早在1955年,新疆的離婚率水平就已經在驚人的4.36%,經過連年穩步的下降,在1982年、1990年和2000年分別下降到3.56%、2.82%和2.61%,分別比同期的全國水平高6.03、4.78和2.27倍,穩居全國離婚率地區排行首位。在新疆各民族中,維吾爾人的離婚率最高,1990年5.25%和2000年4.2%的數據足以令人瞠目。以維吾爾人為主要人口的和田地區,1995和1999年的離婚率在6.83%和6.29%。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