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星星、紙牌、卷福,都有中國影子(二)

    距毛尖老師上次在《上海書評》談連續劇,已經過去兩年多了。兩年多來,她對電視劇的熱情未減:《星你》這種老少咸宜劇她看,《黑道家族》這種黑色幽默劇她也看,對紅遍全球的“卷福”熟絡,對相對小眾的天海佑希也熟絡。作為電視劇愛好者,作為旁觀的局內人,她仍在海外流行劇里觀察著中國人的想法。當然也有遺憾:“今天能看到的連續劇越來越多,但就影視生活而言,我們的屏幕是‘越來越窄’了。”

    續上文星星紙牌卷福都有中國影子一

    問:英劇這幾年被貼上的一些著名標簽,除了“英劇崛起”,還有“腐”的情色消費,英劇這兩年“腐”的傾向在很大程度上是被輿論制造出來的,還是在迎合輿論?

    毛尖:“腐”并不是英劇的專利,這兩年,美劇日劇都有,就連國產電視劇也有意無意給主人公各種“腐”利,像《趙氏孤兒案》中,屠岸賈對程嬰多好,幾次救命之恩不說,還有一片柔情只有程嬰能懂,搞得無數網友在論壇上歡呼:讓屠叔和程叔在一起吧!其實,隨便在百度天涯這些論壇上瀏覽一下,就可以感受到腐文化的強大生命力。“腐”成了通俗文化的一種新動向,而且是跨文化的。我不覺得這種傾向完全依靠觀眾的意淫。就拿《神探夏洛克》來說,劇組賣腐的動機簡直昭然若揭。很大程度上,這當然是為了討好大眾趣味,在不真正觸碰禁忌的同時,讓觀眾感受到“逾越”的快感。不過,“腐”也會和社會文化話語糾葛在一起,比如前陣子的日劇《不結婚》,就用有點“腐”的形式來講女性獨立的話題。當然,“腐”通常是描述男性故事,蜜糖化了的兄弟情。我的意見就是,腐一點是挺有趣,像美劇《妙警賊探》,像第一季的《神探夏洛克》,但泛濫了,裝飾性了,反而顯得薄情。現在電視上的“腐”根本不稀奇了,用我的朋友羅萌的話說,這已經成了電視劇界一種新的保守主義。

    • 發表于 2014-03-30 00:00
    • 閱讀 ( 885 )
    • 分類:其他類型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