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不明海洋生物,你從哪里來?

    就在前幾天,在南非的開普敦(Cape Town)海灘散步的Leandra Visser撿到了一條相貌怪異的死魚,據說已經臭了,但它看起來有一個雙邪惡的小眼睛和一口駭人的大牙……于是,這條怪魚的照片被她發上了社交網站Face book,結果火了……以至于在我國的諸多媒體中也進行了報道,但是這到底是個啥魚?


    【深海怪魚?】

    關于這魚身份的爭論首先在網上展開,有網友直接質疑這是一個經過了PS剪切和拼接的圖片,不過Leandra Visser堅稱她不是在開玩笑……假如Leandra Visser沒有說謊,這會是個啥?

    有些人想到了這可能是來自深海的魚類,其中包括一個UFO愛好者,盡管這些家伙總是把一些問題復雜化和神秘化,但這次還真是說得有鼻子有眼的。在海洋中,水深200米以下就幾乎沒有陽光了,直到1000米為中層帶,也叫“暮色帶”。此處光線已相當昏暗,基本見不到植物,這里就是核潛艇的下潛極限。從這一層開始,食物資源變得緊張,我們就能看到生物發出的閃爍光線,也能看到許多相貌奇特的魚類了。某些魚會在夜間游到上層水域捕食,更多的則依靠接住從上層“掉”下來的食物或尸體生存,也互相捕食。由于很多沉下來的食物往往比攝食者本身還大,很多魚類發展出了巨口長牙,還有伸縮力超強的胃,只為接住那些珍貴的食物。繼續往下到4000米,是深層帶,從這里開始,大洋就完全墜入了黑暗,唯一的可見光來自發光生物。盡管水壓巨大,仍有動物在此生存,主要是魚類、軟體動物、水母和蝦蟹。它們完全靠上層掉落的食物生存,抹香鯨也可以潛到這里來捕食巨型烏賊。這里和更深處的動物主要是黑色或紅色的,有利于在發光生物的幽幽藍光(或綠光)下隱蔽。

    而這條怪魚恰好有一張夸張的“陽臺嘴”可以接住掉下來的食物,而且似乎身體也是紅色的。但疑點是,深海的魚怎么被沖到了岸邊?這種情況雖然有,但太過罕見。而且撿到魚的地方似乎離深海也比較遠……

    【科學家起爭議】

    盡管Leandra Visser想弄清楚這條魚的身份,但是她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那就是拍照以后將這條魚扔掉了。這是很多人常犯的錯誤,會給鑒定帶來困難,照片往往會丟失一些關鍵性的分類細節,而且有些地方會有光影假象,因此看圖鑒定是非常不靠譜的,何況目前我們只見到了一張圖……

    于是,圍繞著一張照片,科學家們提出了不同的觀點。南非水生生物多樣性研究所(South African Institute for Aquatic Biodiversity,SAIAB)的首席科學家Alan Whitfield表示,海邊撿到的不一定就是魚,他注意到了一個細節,那就是這條“魚”身上似乎沒有鰭……但是,也許是尸體不完整了呢?我們如果細致觀察,會發現照片中魚的左上角似乎被什么東西啃掉了一塊,或者鰭在拍照的時候被擋住了?還有一位科學家表示,也許這來自兩只不同的生物,比如一條小魚鉆到大魚頭部去吃東西,然后被卡住……就好象刺豚吃貝類的時候要伸頭進去,就好象變成了一個貝類腦袋,魚身體的家伙……如果有標本,確認這些都非常簡單……

    【銳齒巨喉盤魚,靠譜兒】

    開普敦大學生命科學院(University of Cape Town's Department of Biological Science)的Charles Griffiths教授則提出,這玩意兒說不定是大個兒的銳齒巨喉盤魚(Chorisochismus dentex)。銳齒巨喉盤魚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家伙,“銳齒”和“巨喉”很好地闡述了這家伙的特征……其家族,巨喉盤魚屬(Chorisochismus)中只有這么一個物種,它擁有一個寬大的腦袋,腹部擁有吸盤狀結構,喜歡吸附在水底或者什么地方生存,所以還有個“Rocksucker”的俗名,大意就是“咗石頭的家伙”……而且它恰好生活在附近的淺海,一般在7、8厘米的樣子,大個兒的也能長到30厘米長,長度范圍也挺吻合的樣子。

    事實上,并非只有Leandra Visser撿到了這樣的魚,一個叫Bradley Sampson的男人和他的兩個朋友也在這附近撿到了這么一條,不過他們的要大一點,大概有30厘米長,SAIAB 的高級海洋生物學家Roger Bills將其也認定為銳齒巨喉盤魚。如果我們把兩張圖放到一起看看,似乎蠻相似的嘛……Charles Griffiths教授也贊同Roger Bills的觀點,他補充說,銳齒巨喉盤魚不是個游泳健將,所以經常會被海浪卷走……(這悲催的魚-_-!)但是,活魚和死魚看起來還是很不一樣的樣子啊,Griffiths教授推測,可能是魚被曬干,走形了……

    雖然以上推測得到了后來大多數科學家的贊同,我本人也是比較贊同的,但是,真相可能永遠無法完全確認,因為,我們沒有看到標本。在這種情況下,沒有哪個科學家敢在沒有見到真正標本的情況下給出定論,除非他是個江湖騙子……按照Leandra Visser的話說,魚被“扔回去了”,然后,原本可以確定的真相也被扔進了大海……所以,如果您有什么發現,請妥善保存標本。

    【背景資料】

    1. [新華網] 南非驚現丑陋“魔鬼魚” http://news.xinhuanet.com/tech/2014-05/12/c_126488104.htm

    2. [鳳凰網] 南非現一面目猙獰怪魚 http://news.ifeng.com/photo/bigpicture/detail_2014_05/08/36219719_0.shtml#p=1

    • 發表于 2014-05-14 00:00
    • 閱讀 ( 993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