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貝爺還要貝爺的生存悍將——水熊!

1933年紐約市的一家地下酒吧老板和他的三個小伙伴為了輕松賺外快,籌劃了一場賊沒創意的陰謀:給酒吧里最沒救的酒鬼麥克·馬洛伊(Mike Malloy)買三個人壽保險,然后殺了他。
首先,他們給麥克灌酒,其量之大,惡意滿滿。這招失敗后,他們改成往酒里下毒。麥克毫無壓力。于是換成塞滿腐爛的沙丁魚、碎玻璃和金屬屑的三明治。麥克表示味道不錯。接著他們把麥克丟進雪地,往他身上潑冷水。麥克無動于衷。他們開著出租車壓麥克,結果他也就斷了個胳膊。4個殺人同伙最后用酒把麥克灌倒,往他喉嚨里插上一根管子,給他灌滿一氧化碳,這回,他們終于成功了。

麥克最后以“不死小強麥克”之英名千古流芳,能比他還皮實的人類估計沒有幾個。不過,在我們腳下的微生物世界是個例外,這里生活著可能是地球上最為種性強韌的生物之一:緩步動物(tardigrade)。緩步動物也叫做水熊(因為這貨看起來就像個可愛的小熊,就是腿多了點),這種小得驚人的生物基本上對任何東西都是防御值滿點。你大可以煮了它,凍了它,用射線照它,把它丟進真空宇宙——它就是死不了。如果它大到能夠吞下一個玻璃渣三明治的話,想必也是不在話下。水熊的絕招是一種叫做隱生(cryotobiosis)的伎倆,在隱生狀態下,它的新陳代謝近乎停滯。它能夠在隱生時通過一種叫做脫水(desiccation)的過程將體內水分脫干至原來的3%,最后就變成一個水熊殼。不過只要來一點水,緩步動物就能原地滿血復活,用它們那名為“口錐”的口器戳破水藻等微生物,從中吸取養分,就像“不死小強麥克”戰勝如泥爛醉,蹣跚前進。
“它們可能是已知的動物界最強大的求生家,”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的生物學家鮑勃·戈德斯坦(Bob Goldstein)說道。“人們總說蟑螂生命力頑強。我認為,就算環境惡劣到蟑螂都死光好久了,我們仍可以找到干燥的水熊,處于脫水狀態,但還活著。”
【水熊永遠不會問的問題:“這里冷嗎?”】
和真正的狗熊一樣(緩步動物屬于無脊椎動物),冬眠的起因有很多。科學家們發現,水熊能夠保持脫水十年以上, 而后仍舊完美復活,只不過醒后會發現自己的衣服猛然間成為前朝遺物。“不死小強麥克”在冰天雪地里表現還不錯,但是隱生狀態下的水熊能夠承受的溫度可就超乎想象了。在實驗室環境下,它能在開式1度的條件下存貨。那可是嚇死人的華氏零下458度,這個溫度下,物質都變得詭異起來,氣體都變成了液體,液體則變成固體。
在這個溫度下,水熊體內平時瘋狂運動的原子變得幾乎靜止,而這種生物仍舊頑強地活著。尤其是再想想水熊其實也有大腦,當然,這個大腦比較簡單,但是卻是從這個無法傷其一毫的身體中誕生的,更是令人不可思議。
水熊能承受的壓力比最深的海底還要大5倍。而且,在一次實驗中,人們把水熊暴露在真空中,六天之后,仍有部分成活。(既然說到這個,由我順便一提,人最多能在真空中成活數分鐘。1965年,NASA的一個可憐的家伙不小心在真空室中打開了宇航服的降壓閥門,在15秒鐘之后就喪失了意識。清醒后,他回憶說,昏迷前最后的記憶,就是感覺舌頭上的液體在燃燒,我猜這感覺應該有點像吃跳跳糖,只不過對身體的害處更大一些。)
言歸正傳,繼續聊聊緩步動物。它們能夠承受的放射劑量比人類的致死量還要高上數百倍。面對華氏攝氏度300度的熱水也完全不怵。于是乎問題在于,為什么?為什么會進化出此般神力,能夠在只有科學家們在實驗室中才能創造出的低溫環境下生存,或是能夠耐受甚至在地球上并不存在的高壓?
水熊并不是非得住在那些極端的環境里,比如讓某些特殊的細菌愉快繁殖的沸泉。因此,多年以來一直用于形容緩步動物的一個名詞——“嗜極動物(extremophile)”,其實并不完全準確。沒錯,它們能夠在這些嚴酷的環境中生存,但這并不意味著它們會自己找罪受。
在居住地的選擇上水熊其實非常傳統,遍布全世界的普通泥土、沙地或是苔蘚是它們的最愛。我是說,換作是你,你是更愿意住在坐落于沸騰強酸湖畔的6號汽車旅館,還是懶洋洋地躺在度假村的海灘上喝海藻雞尾酒?(為什么BuzzFeed網站小問答欄目上不會出現這個問題?真讓我鬧不明白。多牛逼的問題啊。世界上有數十億水熊不為人所知。我隨隨便便就能想出一個關于水熊的問題,比如,十億只水熊在一起會發出什么聲音?)
不過,這也并不是說,在緩步動物天堂里就完全沒有煩惱。“如果你住在泥土里面,”戈德斯坦說道,“就得時刻面臨脫水的危險。”好比說,太陽開始把地表烤干了,此刻,一種生存選擇就是鉆進泥土深層。但是,“如果你往下鉆得太深,食物就不夠了。所以水熊很有可能不得不在危機邊緣生存,既要為食物奔波,也得面對變成干殼的危險。

【迷你超級英雄:說不定有朝一日能救你一命哦】
因此,可能正是泥土中的艱苦生活造就了水熊神奇的生存技能。不過,水熊到底是如何做到這一切的?這個問題著實令人迷惑。戈德斯坦的實驗室正在研究這個問題,他的猜想是,水熊并非只有一個簡單的生活小竅門,而是有一整套生存策略,使得它們能夠耐受脫水狀態,最終重獲新生。
“在水熊脫水的過程中,海藻糖取代了水分子,在原本由水分組成的部位形成玻璃一般光滑的表面。通常情況下,脫水和復水化的過程會對機體帶來損傷,而上述機制很有可能能夠減少這種損傷。”水熊種類總數上千,但偏偏都能夠在體內合成海藻糖,戈德斯坦指出,這其中必有蹊蹺。
諷刺地是,作為一種極其頑強的生物,水熊在實驗室中卻很難繁殖,不過,在這個他人屢屢碰壁的問題上,戈德斯坦卻是順風順水。就像世界上許許多多的偉大成就一樣,其誕生之地卻是英國的一個不起眼的小作坊,在那里,一個普通的小伙子掌握了這項繁殖水熊的神技,為的是把它們賣給當地學校做實驗課材料。事實上,因為技術已經是爐火純青,他從來無需出門重新收集水熊樣本。這個小伙子養殖的水熊后代現在正在戈德斯坦的實驗室里自由漫步,不必被學生娃們折磨得天昏地暗,卻渾然不知自己是有多幸運。

“有一些生物在實驗室里就是養不活,”戈德斯坦說道。“你把它們弄回來,想盡辦法模擬外界的生存環境,它們卻死都不長。所以說我們很走運,其實別人在實驗室里養水熊一直都不怎么順利。這個英國哥們倒是弄明白該怎么養了。”
之前,無所不在的果蠅為人類諸多里程碑般的科學發現做出了貢獻,而現在,感謝英國哥們的技術突破,戈德斯坦和其他科學家們正在探索讓水熊成為科學界下一代果蠅的可能。水熊體型極小,這意味著一間實驗室能裝下驚人數量的水熊,它們繁殖的速率也很快,基因組也足夠簡潔,利于研究。而且,水熊比果蠅可是可愛多了,而且不用擔心它們會飛進你的汽水或是其他什么東西。
此外,戈托馬斯·布斯比(Thomas Boothby),德斯坦手下的一名博士后,正在著手研究水熊能夠在室溫耐受脫水狀態的原因,目標是將這種神奇的能力應用在疫苗上。你看,為了把疫苗在全世界運來運去,冷藏工序要花不少錢。如果水熊能夠告訴我們如何在室溫保存疫苗呢?
我還提出一個想法,也許利用水熊,我們能以超乎前人想象的速度掌握人體冷凍技術。也許過不了多久,我們就能夠做到把冰凍在人體冷凍倉的人們原樣復蘇,然后告訴他們,其實已經是2149年啦,只不過地球還是一團糟。到時候他們失望的表情一定賊么搞笑。嘛,也許這么做不大符合倫理。但是絕對絕對很搞笑。(作者:Matt Simon;譯者:alulull)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