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日本人不亂扔垃圾的神話是怎樣煉成的?

    6月15日,日本在對科特迪瓦的世界杯小組賽中以1:2輸給對方。賽后,人們發現日本球迷冒著淅瀝瀝的小雨,自發地拿塑料袋收拾場地垃圾。這幅圖片被傳到社交媒體上,中國網友紛紛表示,日本人民的素質令人震驚。

    據了解,這個活動是由日本球迷團發起的。他們的藍色塑料袋跟日本男足球衣顏色一致,比賽時充氣作應援氣球,賽后就當垃圾袋使。

    對這種事跡,中國網友震驚不是一兩次了。回顧近幾屆亞冠和日本職業足球聯賽,我們會發現勤勞的日本球迷一直保持著這個好習慣。

    關于日本人不扔垃圾的新聞并不鮮見,壹讀君也一直很敬佩這種精神。但是,日本人不亂扔垃圾的神話,是怎么樣修煉成的呢?這個真不僅僅是一個“素質”就能說清的。壹讀君今天來簡要說一說。

    【被污染“逼”出來的環保意識】

    你現在看到日本青山綠水,但眾所周知,上世紀60年代開始,整個日本都深受環境污染公害問題的困擾。

    到70年代,日本經濟每年平均以10%+的增長率全速前進,但大氣污染、水質污染、土壤污染、地面下沉、噪音、震動和惡臭等問題也隨之而來。

    一些市民甚至氣憤地說:“讓GDP見鬼去吧!”

    嚴重的環境污染加上70年代的石油危機,徹底喚醒了日本人的環保意識。垃圾分類體系也是在這個背景下應運而生。

    日本的垃圾分類極為細致,首先要分為可燃物、不可燃物、資源類、大型垃圾幾類,每個類別又分為若干項目,項目下面再劃分子項目。比如喝完一瓶可樂后,日本人會把飲料瓶洗干凈,標簽扔到可回收垃圾袋,瓶蓋是不可燃垃圾,瓶身還要放入專門的塑料瓶回收箱。

    這種環保意識在日本是“從娃娃抓起”的。在他們還是萌蘿莉和小正太的階段,主要培養的是對大自然的敬畏心,還要學會垃圾區分的基本常識。中小學課本里也有很多與環保教育密切相關的內容。

    去過日本的人都知道,街頭幾乎看不到垃圾箱的身影,也沒有必要設置清潔工,因為大家都會把垃圾帶回家里進行分類處理。

    【納尼?亂扔垃圾最高罰1億?!】

    為了促進垃圾分類,日本還制定了完備的法律體系,包括基礎和綜合性法律。還有各種具體類別的法規,比如《家用電器回收法》《食品回收法》《汽車再循環法》等等。

    按照《廢棄物處理法》,那些隨意丟棄垃圾的人,輕則罰款3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8萬元),重則將被處以5年以下有期徒刑以及10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61萬元)的罰款。

    最高的懲罰是“廢棄物非法投放罪”,也就是不按規定將垃圾偷偷掩埋或丟棄,這種行為除了被處以5年以下徒刑外,還會被罰最高1億日元(約合人民幣610萬元)。要是誰隨手丟個放射源什么的,估計夠拉出去剖腹五分鐘的。

    不止是嚴苛的法律,日本也形成了對亂扔垃圾行為的譴責風氣。那些不按規定扔垃圾的人,將會受到巨大的輿論壓力。

    日本街頭遍布由志愿者組成的監察隊,專門搜索違法的垃圾袋,并且尋找證據,把這些不法垃圾送回主人家,提醒他嚴格按照規定來處理垃圾。無論男女老少,日本人都有著“管好自己,不給社會添麻煩”的覺悟,被監察隊找上門可是丟人的事。

    TBS電視臺甚至有一個欄目專門在全國尋找不按規定處理垃圾的人,然后由節目主持人找到他們進行交談,跟他一同處理垃圾,收視率特別高。

    可見,垃圾分類處理意識已經深深地嵌入日本人的生活習慣,球場上那些垃圾在日本人眼里可能看上去更像滿地的罰單。

    【東亞的“德意志民族”】

    在東亞,能將垃圾分類做到如此極致的,也只有日本了。

    舉個例子,橫濱市向市民發放了一本27頁的垃圾分類手冊,其重點部分的詳細說明多達518條,有些具體規定更是透露著一股濃濃的強迫癥氣質。

    比如,唇膏和口紅里的物質屬于可燃燒物品,外管要歸入塑料制品或小型金屬。扔掉一個壺或罐子之前要用卷尺量一量,小于12英寸的是小型金屬容器,超過的話就算大體積垃圾。不要了的領帶可以扔進廢舊衣物里,但必須“洗凈并且晾干”。

    這些規定,可能我們很多人連記都記不全,更別提落實到行動上,當然,如果把它列入全國高考考試大綱的話,情況可能會好一些。

    眾所周知,德國以其“刻板性格”而聞名,這么看來,日本的“執著”似乎完全可以被稱為東亞的“德意志民族”。

    英國有評論人認為,從日本人不扔垃圾這件事上,可以看出這個民族刻板保守的性格,這種性格可能會禁錮他們的創造力。

    但這個說法似乎不太有說服力。2013年,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與世界貿易組織聯合發表的貿易統計報告顯示,日本在國內創造的價值達88%,其價值創造力位列全球第一。

    本尼迪克特大概對日本的民族性做了最好注解。她在關于日本民族性的名著《菊與刀》中說,日本人“既刻板又富有適應性”,而且“這一相互矛盾的氣質都是在最高的程度上表現出來的”。日本人民就是這么神奇地把刻板和創造力結合起來。一邊可以產生索尼、三菱這樣的大公司,一邊又能產生一輩子把壽司做到極致的“壽司之神”。

    壹讀君知道很多人對日本不爽,提起來就國仇家恨。但是多讀點書,多了解了解別人的長處,肯定不是壞事。抵制日貨的國家,肯定不如抵制蠢貨的國家有希望,你說呢?

    • 發表于 2014-06-24 00:00
    • 閱讀 ( 1114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