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人類為何離不開游戲?

    人們生活中離不開游戲,不僅兒童、青少年喜歡游戲,成年人甚至老年人也愛玩電腦游戲。為什么很多人玩游戲不能自拔?游戲有何魅力,可以讓人不眠不休地玩?人們為什么厭倦學習卻喜歡玩游戲?玩游戲并不十分輕松,因為闖關需要艱苦的努力,為什么人們會樂此不疲?

    【游戲是孩子的天性】

    人生真正的活動是從游戲開始的,任何人的一生中都離不開游戲。有學者認為,個體的成長過程其實就是在重復人類的演化過程,游戲是生物遺傳的結果,是一種復演祖先進化的過程。游戲是孩子的天性。心理學家認為,游戲是兒童對于未來生活的預演,是學習未來生活技能的必要途徑。在孩子愛玩的過家家中,他們分別扮演父親、母親,模仿大人們買菜、做飯、看孩子,雖然極其瑣碎,但孩子們百玩不厭。男孩子喜歡在游戲中扮演警察、軍人,女孩子喜歡在游戲中扮演護士、老師。這些都是今后生活、工作的必修課。

    對于兒童來說,游戲是激動人心的、使其得到愉快體驗的活動。這種愉快的情緒,能激發和調動兒童大腦神經的高度活動能力。人的聰明才智的發展離不開大腦神經系統的激發活動。游戲滿足了兒童認識客觀事物的欲望,使兒童學會從許多相近似物品中形成概括力,同時發展想象力。孩子們可以將一根竹竿當成駿馬、飛機或火箭;把眼前子虛烏有的東西假想成存在的。在捉迷藏的時候兒童學會了細致地思維,認真地觀察和排除假象去尋找目的物。游戲提高了兒童的探索力和觀察力。

    【學生玩游戲會影響學習嗎?】

    調查顯示,約八成小學生9歲前開始接觸互聯網。有超過四成的學生上網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學習”,但游戲是上網小學生的最愛,上網玩過游戲的比例超過九成。因為游戲也是網絡成癮的主要原因,所以有67%的家長限制孩子上網玩游戲。上網玩游戲真的會影響孩子學習嗎?

    中國社科院媒介與青少年發展研究中心曾做過一項調查表明,上網玩游戲與孩子學習下降并沒有直接的聯系。主持這項調查的教育專家卜衛在研究中還發現,能正常交友、正常生活、生活環境健康的孩子一般都不會受上網、玩游戲的影響。倒是本來就不正常的孩子更容易迷戀上網絡,他們借助網絡游戲來逃避現實。他認為,對這部分孩子來說,沒有網絡游戲,他們也會沉迷于別的。一些教育專家也認為,部分孩子因為玩游戲影響了學習,根本原因并不在于游戲本身,而是孩子的現實生活出了問題。來自國外的一些研究表明,適量地玩計算機游戲對孩子并沒有什么不好的影響。反之,對培養孩子收集、整理、分析、計劃、創新等方面的能力還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來自美國的另一項研究表明,喜歡玩計算機游戲的孩子更“聰明、有活力和易于成功”。

    【成年人為什么也需要游戲?】

    不僅青少年喜歡玩游戲,成年人也成了游戲的主力軍,他們為什么也需要游戲呢?

    心理學家認為,游戲是獲得心理愉悅的手段。游戲是釋放焦慮和補償生活中遇到的挫折的手段,讓人獲得正確的發泄途徑。動作游戲和槍戰游戲是男性喜歡的暴力色彩很濃的一類游戲,生活中的不如意、不滿、憤怒需要發泄,正確的發泄途徑是建立在不對他人和自己造成傷害的基礎上,動作游戲提供了攻擊性得以釋放的合理渠道。

    在游戲里,一切指標都是量化的,如經驗、等級、熟練度、屬性值等,無論你做什么事情,都可以看到這些數值的變化,可以輕易從中獲得成就感。

    游戲里的一切資料都是可獲取的,掌握這些資料或技巧之后會獲得一種優越感。一個人在現實中越失意,在游戲中受優越感的刺激就會越強烈。與現實相比,這種優越感可以說是速成的。

    小人物可能成為游戲王國里的偶像,虛擬世界里的成功帶給玩家現實的滿足感。一個生活中愛情不如意的年輕人可能會在角色扮演游戲中成為廣受青睞的白馬王子,即使生活拮據也不影響一個人在游戲中扮演大富翁揮金如土,他可能在網絡游戲中不斷闖關積累財富,成為億萬富翁。補償使他們獲得了心理上的平衡,盡管是虛擬的滿足,但心情的愉快卻是實在的。

    游戲對人的吸引還表現在新異的刺激和求真的樂趣上。在經過苦苦思考、探索,化解了一次次險境,闖過道道難關,進入又一個引人入勝的新境界,完成一次次攻略,或解決了一個個挑戰性的難題,探索和思考帶來了自我滿足和自我肯定。

    【人為什么在有壓力的情況下更想玩游戲?】

    有時候我們有一個錯覺,壓力能給我們帶來動力。但其實不是這樣。壓力會從很多方面造成拖延。在壓力下,大腦會更容易屈從于誘惑。無論是煙、零食還是游戲,都會分泌一種叫多巴胺的物質。這種多巴胺并不會帶來真正的快樂,它激發的是人的渴望系統,它讓你誤以為做這些事會帶來快樂。而人在壓力狀態下,對能分泌多巴胺的誘惑幾乎沒有任何抵抗力。

    也就是說壓力會產生更多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這是負能量。處理這些負能量本身就需要消耗大量的意志力和心理資源,就是要消耗正能量。于是我們陷入了這樣的怪圈:壓力越大,我們越需要時間和精力來放松,那就玩會游戲吧。玩過游戲后回頭一看,原本就很緊迫的時間又消失了些,壓力更大了,只好繼續放松。壓力和拖延就這樣形成了惡性循環。

    【為何男人比女人更愛玩游戲?】

    科學家認為,性別差異可以解釋為什么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對電腦游戲著魔。

    男性對電腦游戲的狂熱來自于根深蒂固的征服欲。

    研究人員讓一組男人和女人玩電腦游戲,然后給參與者的大腦通電讓其接受核磁共振成像掃描。掃描表明,玩電腦游戲激活了男人大腦中同獎勵和上癮感覺相關的回路。獎勵回路中的3個結構——伏隔核、扁桃體以及眼窩前額皮質在男人大腦中的相互影響要比女人多。男人征服的“敵人”越多,得分越高,越能刺激該區域。相對來說,女人大腦的這部分不太容易被電腦游戲激發。調查還證實,男生通常比女生更容易接受電子游戲,相對來說男生更偏好含有暴力元素的游戲或是體育競技類游戲,而女生則比較喜歡含有交流要素的游戲。

    【老年人玩游戲可健腦】

    當今,本應是年輕人喜愛的游戲機卻成為銀發老人的“寵兒”,是因為這類游戲機以益智游戲為主,從簡單的算術、拼圖到腦筋急轉彎都有,越快完成所有題目,表示腦部年齡愈接近壯年。

    游戲也可以為老人晚年的生活增添樂趣,他們可以提高玩卡類游戲的技能,例如撲克牌。他們還可以訓練自己的反應能力和思考能力,在游戲中可以學習掌握單詞和數字的技巧。

    游戲還可以減輕老人精神上的壓力,當游戲取勝過關時,能舒緩老人的情緒,心情開朗,可以使老人有一個健康的心態。作為一種讓人放松的工具,電子游戲非常有效。

    專家表示:“游戲可讓老年癡呆癥發病率降低,這在癡呆研究歷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英國北方聯合大學的安德森?哈里教授等研究人員對101名58歲~99歲的男女做了一項調查,讓參試者進行室內自行車訓練:一組像往常那樣進行自行車踩踏訓練;另一組在連上游戲機的自行車上邊踩踏邊玩。這項運動持續一段時間后,研究人員測定了參試者的認知能力、判斷力以及注意力。結果顯示,邊玩游戲邊運動的這組人,其大腦的反應速度及參與欲望明顯要超過單純進行運動的那組人。哈里教授就此表示:“邊玩電子游戲邊活動身體的參試者的大腦功能變得活躍,同等運動量下,他們的收獲也更多。定期通過游戲機來進行體育鍛煉,可能有助于預防老年癡呆癥。”

    (作者:徐風)

    • 發表于 2014-07-07 00:00
    • 閱讀 ( 740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