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學生校園生活壓力的增大,可能引發強烈負面情緒事情增多,惡性的報復事件不勝枚舉,曾經震驚全國的馬加爵事件,因受批評或考試失敗而砍傷老師,因求愛不得而惡性傷害求愛對象……報復心被看作是很多傷害性事件的“罪魁禍首”。

這里,向大家推薦緩解報復心理的五步療法:
第一步 體察我們的內心。
我們首先需要做的,不是擔心和害怕,更不是實施報復的計劃,而是先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去體察報復心的背后我們的內心發生著什么。這就是自我覺察,它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情緒和行為產生的原因,也就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管理情緒,調節行為。
第二步 其實你是在保護自己。
我們之所以會憤怒,是因為憤怒可以保護我們不受傷害;之所以會委屈和不甘,是因為我們知道自己理應被公平對待;之所以會有羞愧和自責,是因為腦中的理智在提醒著我們什么才是對的。當我們看到這些情緒的積極意義時,就可以更坦然地承認它們的存在,因為報復心的產生,是在提醒著你保護自己呀!

第三步 消除不必要的誤會。
報復心產生時我們頭腦里有著怎樣的觀點呢?有人可能會覺得是“對方看不起我,是在挑戰我的底線”,或者“我簡直太懦弱,竟然能容忍這樣的不公平待遇”。當看到這些觀點后,我們需要再反思一下,它們客觀嗎?如果與對方換位思考一下,會不會有所不同?
第四步 告訴別人你的期待。
那么,在報復心的背后,你有著怎樣的期待?有人會期待著別人尊重自己,有人期待自己能夠更強硬自信,也有人期待領導者或旁觀者能幫忙作出公平的裁判。當你看到你的期待時,你就可以嘗試著在每一個可能讓你產生報復心的事件發生時,去爭取期待的實現。
第五步 請先自己尊重自己。
最后,讓我們再來聯結自己的渴望。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著共同的需求和渴望,例如被接納、被喜愛、被認可。在我們產生報復心的時候,我們未被滿足的渴望是什么?看到內心深處的渴望,能賦予我們生命的力量。我們常常習慣于把滿足自己渴望的“任務”交予他人,而真正能承擔起這個“任務”的,只有你自己。欣賞自己,尊重自己,接納自己本來的樣子。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