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你有十年的閑工夫,你或許就能煎個核蛋。我敢說這點是基于美國政府1960年代一次非常惡搞的實驗:

在上世紀1960年代,二戰劇已經下線,美蘇開始冷戰新劇的第一季第一集。兩國都很緊張,都知道對方在搗鼓核武器。但那時候,能整這玩意的只有美蘇兩家。不過,下一個核玩家是誰,會在什么時候登場?為了搞明白這個問題,美國政府開展了一次實驗。
實驗名叫:「猜猜下一個核國會是誰」。美帝當時琢磨的是:搞核彈,咱美國,對吧,No.1,然后是蘇二聯,下一個是誰呢?當時并沒有水晶球可以回答這個問題。美帝搞核彈那會兒,經費緊張,條件艱苦,而且搞出來能不能響還不清楚。蘇二聯也不會告訴你他們是咋整出來的——雖然美帝知道曼哈頓計劃里有內鬼。
這個實驗,美帝其實就是在找自信:如果只給與基本的科學姿勢,其它國家能不能長出核武技能樹來。
1964年,美帝抓了三個年輕的物理系小吊絲,他們都拿到了PhD但都還沒見過核武器長啥樣。美帝給他們發錢,夠他們吃穿擼,和所有可以公開的核武知識的鏈接,就他們滾去整核彈來。美帝想知道,就憑幾個腦袋瓜還好使的年輕人,在有足夠的激勵和資料下,能不能搞出張能看的核彈設計圖紙來。結果,沒等太久,在1967年,PhD們就把設計圖拍桌上了,所有核蛋專家都認為,設計圖很靠譜,還有些擼過頭的啰嗦,但屬實可行,如果再給點經費,和整幾次核試驗,真核彈就出來了。
想想曼哈頓那幫人坑掉的經費,美帝找自信失敗了,但卻給其它國家核彈夢帶來的一絲曙光,很明顯,核彈不難整。
(譯者:Junius;via io9)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