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疆阜康市警方集中銷毀了查繳及群眾主動上交的20223盒火柴。
很多網友表示不理解——火柴有什么好沒收的?這也太草木皆兵了吧?連火柴都要銷毀,還讓不讓人生火做飯了?
批評警方沒事找事的同志,請稍安勿躁。收繳火柴真的不是鬧著玩的,因為不起眼的火柴,是恐怖分子最容易得到,又喜聞樂見的襲擊工具。他們可不是縱個火那么簡單,而是用它來做炸彈。
小小火柴為什么會受到犯罪分子的青睞?除了火柴,還有哪些有潛在危險的物件被禁?今天,壹讀君跟你聊一聊,為什么新疆警方要銷毀火柴。
對暴恐分子而言,火柴是性價比超高的原料
2013年,中國發生的很多暴恐事件都出現了引爆裝置。據警方調查,這些裝置中關鍵爆燃物火藥是暴恐團伙通過刮取火柴頭上的化學物質取得的。
今年5月29日,新疆阿克蘇市有個人在買火柴被要求登記后駕車逃離,群眾覺得他看上去壞壞噠就報了警,隨后,警察果然查獲了一個試圖制造爆炸裝置的暴恐團伙。此前也有媒體公布“東伊運”恐怖分子利用火柴制備武器的視頻畫面。
很多人知道,火柴頭可以用來制作“土炸藥包”,因為它的主要成分是氯酸鉀。它敏感度很高,可與有機物、金屬粉末或易燃物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為避免本文成為暴恐分子的科普教材,壹讀君就不詳解配方和步驟了。
然而,火柴頭上的氯酸鉀含量非常少。如圖片所示,制作一個炸藥包需要相當多火柴。于是又有網友問,他們買炮仗爆竹取火藥豈不是更快?事實上,非法經營的煙花爆竹早已被列為新疆地區反恐行動的盯查范圍。比如,月初新疆巴州公安機關開展嚴打暴恐專項行動,收繳煙花爆竹1686箱。如果有更好的選擇,他們應該也不愿意抱著火柴刮啊刮、錘啊錘… …不過,我們就不要為他們的原料擔心了吧喂。
火柴對暴恐分子的另一個重要利用價值,是側面的摩擦片。火柴盒側面的摩擦片主要原料是赤磷,而赤磷是制作簡易拉火管或拉發引信的主要原料。
網絡上流傳一個說法稱,一個安全火柴盒的赤磷,足夠做20支小型拉火管。這個數字其實取決于拉火管的大小,但可以肯定的是,少量的赤磷即可制備引爆裝置需要的點燃物。如果你對這個東西沒有直觀印象,就想想電影里一拉就嗤嗤冒煙的手榴彈。
日常用品中有哪些潛在大殺器
制爆的根本源頭是火焰,一旦蔓延就一發不可收拾,人們總是對生火的東西分外小心。油漆、瓦斯罐、酒精等易燃品早已被禁止帶入鐵路交通。
由于近幾年公交車縱火案模仿案件的多發,散裝汽油也被嚴格限制。2013年7月,廣東省多部門就已聯合通知,要求零買汽油須出示派出所證明。
象征喜慶的煙花爆竹也是制爆材料黑名單上的一員,一旦大量的煙花爆竹產品被運送至敏感或人員密集區域后引爆,將造成重大人員傷亡或財產損失。對煙花爆竹的嚴格控制,在今年6月被寫入了遼寧警方防恐打暴的行動方向中。
制作危險的炸彈,其實沒有我們想象地那么“高端”,所以對原材料的限制才顯得分外重要。例如汽油彈,就是一個裝滿汽油的玻璃瓶加上封在瓶口的布條,以及一根火柴。缺乏資源的恐怖分子可沒有標準化的武器,這樣的土制炸彈是他們的基本裝備。
很多易制炸彈的原材料購買起來并不困難。如染發劑與清潔劑,一般超市都有銷售。而濃硝酸、濃硫酸、甘油,則可求助于化工商店。2011年的挪威爆炸槍擊案,犯罪嫌疑人使用的土炸彈竟是用極常見的硝酸銨化肥和燃料混合制成的。
在2002年,硝酸銨就被我國納入民用爆炸物品管理,不得作為化肥生產銷售。
歐盟委員會曾在2010年年底提出建議,對在大型超市銷售的一些化學品加以限制,如購買濃度超標的化學材料需提供相關的許可證。但成員國在這一問題上并沒有達成統一意見。
危機時刻,“反應過度”毫不夸張
限制和銷毀涉及制爆嫌疑的日常用品,可能有人要問:有必要么?
比如白糖也可能被用來制造炸彈,它兌上相應比例的某種化學物質,甚至能發射火箭,難道白糖也要被收繳?
這就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了。
每個國家和地區的情況不同,禁止某些用品的流通,有時是為了保護本地區的根本利益。若是在極端勢力肆虐或戰亂多發的地帶,即使一點點可能燃起火星的東西,都要盡可能將它扼殺在萌芽狀態。
新西蘭是個孤立的島國,一旦被病菌入侵將毫無抵抗力地被摧毀,因此攜帶家常用具或小型自行車等都必須得申報,是否能入境的標準竟是“是否占有泥土”。這是為了防止粘在自行車輪胎上的泥土攜帶有病菌,從而切斷病原。
如果某個地區處于危機時刻的話,對于日常用品的“反應過度”則更加不夸張。“911”后的美國,近乎變態的安全檢查已經成了美國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一些機場的安檢員會以手掌掃過乘客的隱私部位,這種搜檢方式幾近涉嫌性騷擾而遭到強烈不滿,而美國政府也在這一危急時刻派出戰斗機跟蹤民航班機,以防911的慘劇重演,但戰斗機在民航機日常飛航的空中上下穿插,實在讓人擔憂空中相撞的風險,僅僅是乘客混亂就引發了好幾次。
回到新疆銷毀火柴,很多人的情緒點在于對火柴這一生活常用物禁令的不滿,進而指責官方“反恐無力、擾民有方”,當然也有人對“特殊時期特殊處理”表示理解。
事實上,這兩種觀點體現了公共利益無法達到絕對平衡。
火柴對人們現代生活的影響比以前小很多,但是落到暴恐分子手里卻會成為明顯的危險。對于大批量購買火柴的管控、用打火機換民眾持有的火柴,這些禁令或措施雖然會造成群眾一定的不便,但卻能有效防止暴恐分子便利地獲取原料。
《制定公共政策》一書的作者史蒂文·凱爾曼認為,“評價政策制定過程的首先標準必然是過程在多大程度上趨向于產生良好的公共政策… …十全十美的機制是沒有的”。
這個時候,我們不得不做出“次優”的選擇。
“次優”本來是個經濟學詞匯,通俗來講,就是當最理想狀態未能實現時,可選擇的最好結果。比如說,大家都希望警察蜀黍將那些閉門造炸彈的壞蛋一網打盡,希望新疆安定團結,但在打擊和治理的漫長過程中,警方仍然需要盡最大程度保證群眾的安全。這也是制定公共政策的原則之一,將“無害預設”,也就是安全、可靠放在首位。
所以,對收繳火柴這件事,還是要予以理解的。批評,也要建立在了解的基礎上,反正壹讀君一直是這么認為的。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