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小混混終結近三百年的大一統王朝,亂世開國稱帝

    朱溫,是我國五代時期后梁王朝的開國皇帝,他非將士出身,也不是什么皇親國戚,恰恰相反,他出身貧苦,為人狡猾、慵懶,但這樣一個人竟然能夠在亂世中成就自己的一番帝業,終結了大唐王朝長達289年的統治,揭開了我國歷史上又一個軍閥混戰的序幕,由此可見,他的成功不單單是靠運氣,而是他的身上確實具有一個成功的政治家所具備的素質。

    朱溫家雖累世為儒,但是他的父親朱誠在他很小的時候便去世了。因此,朱溫并沒有接受到多少儒家思想的影響,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未曾受過正統教育的朱溫,卻使他在一定程度上擺脫了思想上的束縛,更具叛逆精神;此外,長期生活在時局動蕩的環境下,朱溫逐漸陷入了一種對武力的崇拜中,他開始幻想著自己能通過武力去稱霸中原,這樣的想法為他以后投身軍旅提供了精神驅動。

    ▲梁太祖朱溫(852年12月9日-912年7月18日),五代時期梁朝第一位皇帝

    此外,朱溫自幼喪父,寄人籬下,他不僅早早地嘗到了寄人籬下的艱苦,還要刻刻提防著來自東家的皮鞭,在這樣低人一等的環境中,朱溫并沒有形成軟弱的性格,反而更懂得如何去自保和處事。所以,幼年時的朱溫便擅長騎射,臂力過人,成年之后,街坊四鄰對朱溫的評價多是“不事生業,以雄勇自負,里人多厭之。”

    正所謂“時勢造英豪”,如果朱溫生在太平盛世,那么他可能一輩子就只是個小混混,永無出頭之日,但他卻偏偏生在唐朝末年,這時什么皇權尊卑早已被打下神壇,亂世奉行的是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而朱溫的狡詐機智的性格,恰恰能在這樣復雜黑暗的動蕩中縱橫捭闔、青云直上。

    ▲唐末農民起義

    從朱溫的行事中我們不難發現,他的成功得益于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朱溫有非凡的戰略眼光。古語有云:“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而朱溫能夠為72州、21鎮的霸主,縱橫天下30余年,與他非凡的戰略眼光是分不開的。

    我們通過一件事就能看出朱溫的戰略眼光確實不錯-----叛齊降唐。

    這是朱溫人生中的大事,當時,起義軍與唐軍在戰事上相持,雙方優劣難分,很難看出孰強孰弱。然而,朱溫在這樣的情況下果斷選擇了向唐朝投降。為什么呢?

    現在是兩軍相持的末期,雙方都急需擴充實力來增加獲勝的砝碼,朱溫身為大齊的重要將領,又控制著軍事重地同州,如若這個時候降唐,不僅能給農民軍重重一擊,還可以給其它起義軍的領袖起到示范作用,而唐朝獲勝后,肯定不會虧待他。

    結果確實如朱溫所料,朱溫的兵力成為了壓倒起義軍的最后一根稻草。而唐僖宗為了籠絡他更好地為朝廷效力,還封他為汴州刺史、宣武軍節度使,封疆大吏,足以見得,朱溫的這一步棋走的十分正確,不僅免于被絞殺,反而大大提高了自己的軍事實力,為以后割據一方,進霸中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后梁的周邊形勢

    第二,朱溫成為最大的地方勢力還得益于他那套精明的政治手段。

    黃巢死后,其部將秦宗權繼續反唐,勢力大熾。朱溫看到了這樣一個絕佳的機會,他沒有放過這樣一次擴充勢力的好機會。他借著朝廷的名義,一面派人到青、淄等地招兵買馬,一面又聯系兗州的朱槿、朱瑄兩兄弟,與他們結盟一同對抗秦宗權。此計可謂“一箭三雕”,怎么說呢?

    這其一,朱溫為自己擴張勢力找了個極好的借口----為朝廷鏟除逆賊;其二,這樣做既可以提高獲勝幾率,又可以借此戰事削弱朱家兄弟的勢力,為今后征戰減少阻力;其三,經過這場戰事,朱溫可以借此機會牢牢掌握中原戰場上的主動權,一舉替代秦宗權成為了當時最大的地方勢力。

    這高明的政治手段?誰不服?

    ▲晚唐軍閥割據圖

    第三,朱溫這份來之不易的帝業,還與他高超的用人之術分不開。

    朱溫十分擅于發現人才,而且不拘一格,他帳下的那些文臣武將,幾乎無一出身高貴者,都是朱溫從降將、下級官兵或是不得志的文人當中挑選出來的,而這些人后來都為大梁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像霍存、張歸霸、張歸厚原來都是黃巢軍的下層官兵,委以重任后都成為了朱溫稱霸中原的先鋒,個個都驍勇善戰;還有李振、敬翔原本只是名落孫山的文人,但朱溫卻發現了他們的過人之處,兩人在戰事中屢現妙計,為朱溫稱霸大業做出不可估量的貢獻。

    第四,朱溫成就霸業的背后少不了其妻張氏的功勞。

    張氏出身名門,即知書達理,又精明能干,朱溫雖有虎狼之心,但在張氏面前,也有幾分畏懼。每每朱溫商議大事,總要請她來指點一二,而張氏在分析政事上,往往能抓住要害,料事如神,常為朱溫所不及。

    除此之外,張氏在穩定軍心上也起了重要作用,朱溫本性多疑,加上戰爭環境緊張,更使他妄加猜疑部下,經常動不動就處死將士。這種辦法雖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震懾作用,但長此以往,必然會影響內部團結。張氏將這一切都看在眼里,于是盡一切可能阻止朱溫的濫殺行為減少內耗,一致對外。

    ▲朱溫

    除了善待將士,張氏對朱溫的生活方面也管的很嚴。她在世時,朱溫沒有三妻四妾,更不敢縱情聲色。在朱溫打敗朱槿時,曾納其妻以歸,張氏聽說后,立即派人把她叫到自己身邊,坦言自己對她的這份經歷十分感同身受,會將她好好安頓。在一旁的朱溫聽到張氏這么說深受感動,于是便送朱槿之妻去佛門清靜之地做了尼姑,而張氏也始終沒忘掉這個可憐的女人,常派人給她送去衣食,直到她去世,這份賢德,讓人不由地對這個女人肅然起敬。

    沒有誰的成功是一蹴而就很輕易的,以史為鑒,我們從中看到了成功需要具備“天時、地利、人和”,而對于朱溫,毛主席曾經這樣評價他:“朱溫處四戰之地,與曹操略同,而狡猾過之。”可見朱溫的成功,確實有順意之處啊。

    歷史堂官方團隊作品 文:江河澄澈

    • 發表于 2017-10-09 00:00
    • 閱讀 ( 608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推薦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