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學生和家長最近向小編反應,剛剛進入高三,每天從早六點學到晚十一點,成績卻沒有明顯提升,感到很迷茫,真不知該如何打破這種現狀。考生和家長的苦惱我們可以理解,這個時候應該考慮一下,是否進入了亞學習狀態。如果是,該如何著手解決。高考圈小編在這里給大家介紹一下。

什么是“亞學習狀態”?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狀態?
首先,“亞學習狀態”出現在學習過程中。具體表現為,一些孩子雖然看似用功,實則他們既沒有課前預習,也沒有課后復習,上課總是迷糊,不知道該聽什么,記什么;還有的同學搞“疲勞戰”,前天熬夜,第二天白天卻在課堂上打瞌睡,循環往復,進入惡性循環;還有的同學,狀態都對,就是成績上不去,考試后,一看分數不高,就自嘆不如別人,并未對錯題進行分析、整理……時間一長,他們學不進、考不好,便陷入了“亞學習狀態”。
其次,“亞學習狀態”出現在學習管理中。學習要講究策略:聽課,要有積極等待老師講課的心理策略;記筆記,要采取有計劃地記錄、復習和整理的策略;練習,要有積累、循序漸進的策略;考試,要有反思、調整的策略。而處于“亞學習狀態”的孩子,往往忽略學習策略的調整,沒有良好的學習管理意識,表現為課桌上課本、作業亂堆,書包里資料、學具亂放,思維局限在老師布置什么就做什么。
另外,他們不會提問,總是不經過深入思考就輕易提出問題,在沒有明確自己的觀點和立場時,就盲目和同學、老師討論。有的孩子學習一味求快,有量無質;有的孩子則拖拖拉拉,學習效率極低。
擺脫“亞學習狀態”,可從以下四方面著手:
1.學會積極等待
積極等待是一種優秀的學習品質。如果孩子在一堂課開始之前,鞏固了上一課的內容,預知了將要學習的內容,心理就會處于一種積極盼望的“我要學”狀態。具備了這種狀態,就能主動融入課堂的教學情境中。
積極等待是一種態度,也是一種學習方法。一堂課的教學內容和教學重點,如果能夠緊緊跟隨老師的思路去學習、去思考,就能“愉快一堂課、輕松一整天”。
2.實施計劃學習
計劃學習就是對整個學習過程進行科學的管理,從而實現自主學習。完整的學習過程是“學習計劃—學習目標—學習等待—課堂學習—鞏固筆記—完成作業—反思學習—學習調整”。應該養成在學習中計劃、在計劃中學習的好習慣,如果計劃完成不了或者被打亂,應該立刻進行調整,而不是輕易放棄。
同時,要把學習計劃細化,分為一天的學習計劃、一周的學習計劃、一月的學習計劃和復習迎考學習計劃,使其具有操作性。當然,計劃學習并不排斥休息,在保證學習效率的前提下,適當娛樂可以釋放學習壓力。
3.進行學習交流
學習策略共享是有效學習的關鍵。進行深入的學習交流是提高學習能力的有效方式。交流中,孩子不僅能分享同學成功的喜悅,還可以拿自己的學習方式與之比較,實現對自己學習系統、學習過程和學習策略的修改和完善。由于交流是同學間的事,自由而開放,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緩解因學習競爭產生的緊張、焦慮情緒。跟成功者在一起,感受到的是拼搏的激情和向上的動力,而這也正是處于“亞學習狀態”的孩子所缺少的。
4.學會反思
很多孩子費盡心力學習而成績不好,主要是沒有及時反思,沒有調整自己的學習狀態。會學習的孩子,他們常常通過反思來加快學習進程、提高學習質量。可以這樣說,沒有反思,就沒有學習的突飛猛進。學習講究高效、快捷,不僅僅要快速進入學習狀態、快速掌握知識,還要及時反思。如果不能及時反思,持續一段時間才發現自己已經落后,那么想追趕都來不及了。所以,在學習過程中,要及時發現問題,及時想辦法解決問題。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