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為什么在中國很少聽說學習障礙?因為他們被誤解為笨

    出品:科普中國

    制作:AdaHu

    監制: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

    如果留心觀察,你會發現,在我們的學生生涯中,每個班級,甚至每個人的身邊,總會有一些這樣的小伙伴存在:他們總是被老師或者家長訓斥“不專心”“不用功”,上課走神是常態,作業交不出來是正常,迫于壓力,早上經常“臨時抱佛腳”地去學校抄作業。

    當我們私底下給這樣的伙伴定義為“智商不夠”時,卻覺得有失準確,平常玩耍中,大家的表現并無明顯高低差異,甚至有些人在其他方面卻有著超乎他人的特長,實在難以理喻,這些看起來如此矛盾的現象卻會發生在同一個人身上。

    圖片來自臺灣小學課本

    就好比大家熟悉的動畫片“哆啦A夢”中的野比大雄和胖虎一般,抖起小機靈,他們和大家比是有過之而不及的,卻總是在“學習的戰場”上屢戰屢敗,屢敗屢戰。沒錯,以上描述的種種表現,就是非常典型的學習障礙癥了。

    其實,在認知醫學、教育學等領域里,我們有專門詞匯去定義這些表現。在發達國家,已經有很多致力于此領域發展的醫務工作者,社工和教育學家等。在中國,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也有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到“學習障礙”的存在,然而,相關的學術研究比之發達國家,還稍顯滯后。

    學習障礙癥到底是啥?

    學習障礙或學習困難(Learning disability)又稱特殊學習需要,是指盡管智商沒有問題,也沒有發展遲緩,但是在聽力、會話能力、閱讀能力、書寫能力、計算能力、推理和推論能力這些特定領域的學習或使用上卻出現明顯問題而引致學習困難。這里的障礙可以是肉體上的障礙,也可能是精神方面的障礙。

    圖片來自谷歌

    學習障礙是由什么引起的?

    學習障礙的成因很復雜,目前尚未有確切的成因解釋。對于天生有嚴重學習障礙,并且智商低于兩個標準差(例:WISC得分低于70)的人,根據資料歸類為智力障礙,簡稱智障或弱智。

    這類人需要特別照顧,所以根據資料整理,不會把他們歸入“學習障礙”一類。相反,對于WISC得分介乎80至100的人,由于他們仍然能夠與一般人進行正常溝通,他們在學習上遇到的前述問題就可以認為是學習障礙。

    下面我們對美國學習障礙聯合會對學習障礙的最新定義和對策內容做一個簡要介紹:

    1.言語聽覺處理失調

    首先是言語聽覺處理失調,這個群體的人聽力完全沒問題,他們可以正常聽音樂,對于復述一些非語言表達性的環境背景音絲毫無異常,卻總是很難記憶和處理和語言相關的任務。

    好奇寶寶(圖片來自網絡)

    簡單舉個例子,這個群體的小孩對于家長或者老師的口頭指令總是很難正確執行,或者每當家長問小孩:“今天你過得怎么樣呀?”但是他們卻總是描述不清每天發生的事情。

    也或許是,他們總對發音相近的詞匯混淆不清。又或者總是喜歡提問“為什么,為什么呢”,即使對方已經解釋過多次,他們仍舊樂此不疲地當著好奇寶寶。

    2.計算障礙

    第二種就是計算障礙,生活中,我們常聽到,總有些人愛自嘲說自己不善于理財,對金錢非常不敏感,其實這些自嘲者還遠遠夠不到計算障礙的標準,真的計算障礙群體甚至連數字和符號都很難進行協調和統一,而有關研究卻證實,大約5%的孩子都有計算障礙。

    計算障礙(圖片來自網絡)

    3.書寫障礙

    第三種是書寫障礙,也是最常見的一種學習障礙,是一種因手寫字產生的對學習的不利現象,書寫障礙者通常還是可以寫字,但是缺乏某些精細動作技巧。

    例如,他們勝任綁鞋帶等任務有困難。有些人也缺乏基礎的拼音技巧,例如對于英文字母p、q、b、d,以及中文注音符號的辨識有困難。在書面上作文時經常會寫錯字。這些問題會在幼童時期,他們逐漸接觸書寫時浮現,可能會出現不合適的字體大小跟空間配置,或者如果沒有提醒的狀況之下會寫錯或拼錯字。

    書寫障礙(圖片來自網絡)

    4.閱讀障礙

    第四種是閱讀障礙,通俗點講就是難語癥,表現包括,難以念出字詞,難以拼出單字,無法專注閱讀,難以連續書寫以及無法在閱讀時清楚念出字詞,或是無法理解閱讀的內容。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表現往往最先在學校發現,但大多數情況下都被老師歸結為不認真的表現。其實這些讀寫上的困難,并不是這個群體的人自己可以控制的。

    閱讀障礙(圖片來自網絡)

    5.非語言類障礙

    第五種就是非語言類障礙,顧名思義,就是不涉及語言的邏輯思維,理解能力方面的障礙,這方面的障礙會妨礙各種觸覺,視覺-空間或者視覺-動作協調能力等等,導致人的臉部表情,肢體動作社會知覺以及人際互動方面有困難。

    圖片來自網絡

    不同地區對學習障礙的定義

    不同地區對學習障礙亦有不同的定義,而亦可歸因到醫學、心理學或教育學等不同的范疇上。

    國際學術界最早對“學習障礙”概念的界定是由美國教育心理學家科克(S.Kirk)于1963年提出的。他認為,學習障礙是指兒童在語言、說話、閱讀和社會交往技能方面的發育障礙。這些障礙不包括視、聽覺障礙和智力障礙。

    在此之后,學術界研究比較活躍,不同的研究領域、研究宗旨,其概念有所不同,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美國公法94-142定義和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定義。

    學習障礙(圖片來自網絡)

    除了這兩種定義以外,與此雷同卻略有差異的定義也非常多,像香港,臺灣地區,近鄰日本,俄羅斯在此領域均有不少現行研究。

    反觀大陸的研究現狀,雖然驚喜地看到部分研究能夠突破長期以來,在“差生”、“雙差生”、“后進生”、“學業不良”等名義下進行學習障礙(Learning Disorder,縮寫LD)的相關研究,卻仍舊很少有文章探討LD的界定。

    國內20世紀80年代以來,出現了“學習困難”、“學習無能”、“學習障礙”等詞語,以“學習困難”的出現頻率為最高,這幾個概念一直在混淆使用。到目前為止,我國學術界對LD還沒有一個統一明確的界定。

    由于不同地區對“學習障礙”都有不同的定義,所以處理“學習障礙”應有不同的方法,這也就是我們強調定義的原因。

    圖片來自網絡

    美國聯邦教育署對于LD的定義是指,與理解、運用語言有關的一種或幾種基本心理過程上的異常,導致兒童在聽、說、讀、寫、思考或數學運算方面顯示出能力不足的現象。

    這些異常包括,知覺障礙、腦傷、輕微腦功能失調、閱讀障礙和發育性失語癥等情形。但LD一詞不包括因視覺、聽覺、動作障礙、智能不足或環境、文化、經濟等不利因素所造成的學習問題。

    總結來說,在美國及加拿大,所謂“學習障礙”是指,對于一個已知其智力水平的個體,其學習能力未達其智力水平應有的能力。因此,對于弱智的學生,若他們所表現的學習水平與他們的智力相若,并不會被歸類為“學習障礙”。

    學習能力一般以其學科表現作準則。在歐洲,“學習障礙”的定義比較寬松,一般在歐洲所指的“學習障礙”,在歐洲以外的地方普遍當作“發展障礙”來處理。

    圖片來自網絡

    由于共有的文化背景和距離優勢,香港的定義是被內地借鑒和使用最多的。例如香港教育署心理輔導服務組(2000年)的定義認為,學習困難泛指一系列學習異常的表現,包括聆聽、閱讀、說話及寫作方面的困難。當中較常見的有:讀寫障礙、數學運算障礙及語言障礙。

    根據香港特殊學習障礙協會(HKASLD)的資料顯示,患有“特殊學習障礙”的學童有以下5種分類:閱讀障礙(Developmental Dyslexia)特殊語言障礙(Specific Language Impairment)發展性協調障礙(Developmental Coordination Disorder)特殊數學運算障礙(Specific Learning Disabilities in Mathematics)視覺空間感知障礙(Visual Spatial Perceptual Disorder)。

    自20世紀70年代開始,日本出現"學習障害"這一用語。從字面上說,它給人以重度缺陷的印象,即“從智力發展水準看,屬正常范圍,但個人內差中有嚴重的失常,亦即具有差異這一LD的特殊狀態”。

    圖片來自網絡

    遇到學習障礙如何應對?

    過去的教學理論一般都會為有學習障礙的學生設立特殊教育,但在講求融合教育的今天,這種思想顯得過時,況且在現今社會中,被送去特殊學校接受教育的多是一些嚴重的智力障礙患者,因此單純的學習障礙者及其家庭是并不愿意接受這種特色教育的。

    所以,現時社會應對學習障礙,多是在學習方法上進行改善。這種改善,可以是特殊儀器輔助,如:放大鏡、助聽器,也可以是教學法上的改變,如針對輕度弱智學生,降低知識難度。

    特殊儀器輔助(圖片來自網絡)

    好比,香港的《星愿小王子》系列,香港特別行政區全資擁有的公司—香港教育城于2005年香港教育統籌局第一輪信息科技協作計劃中的在線學習開放教育資源項目,此游戲系列分為兩個系列,分別為讀寫系列和Online系列,讀寫系列包括星愿小王子、星愿外傳及星愿歷奇,而Online系列為星愿小王子Online,現時分為九個部分。

    《星愿小王子》(圖片來自網絡)

    于多感官教學、思維訓練、識字教學、英數游戲四個范疇提升學生的集中力、記憶力、觀察力和思考反應等。

    類似的益智游戲開發,國內的“愛海豚”系列等也不勝枚舉。但都難逃實際效果測驗這一關,因此很多專業的認知游戲開發在做過些許嘗試后多半以失敗告終。

    通常這些障礙可能單獨出現,也會合并出現,但不見得會有其他社交或是上課的問題。例如書寫障礙也可能在妥瑞氏癥、動作協調能力喪失癥、注意力不足過動癥或是如亞斯柏格等自閉癥候群發生。

    總之,學習的成效和外界環境給出的訊息是否清楚有密切的關系,所以,了解這些障礙的發生,取長補短,利用學習障礙的口語能力來輔助其非語言能力的弱勢是對學習障礙兒童進行學科知識教育的有效手段。

    最后想說一句,學習障礙患者和本質上不愛學習還是有區別的,畢竟你無法叫醒一個裝睡不想學習的人。

    圖片來自網絡

    “科普中國”是中國科協攜同社會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開展科學傳播的科學權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國融合創作出品,轉載請注明出處。

    • 發表于 2017-10-11 00:00
    • 閱讀 ( 769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推薦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