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益智游戲,如何讓孩子在玩中練會技能?

    現在的孩子玩的機會越來越少,時間越來越短,一放學就各回各家,沒有兄弟姐妹打打鬧鬧,除了父母老人就只有電子產品、作業為伴。

    然而,玩卻真的會讓孩子越來越聰明。

    在未來,孩子能夠從書本、從教育中獲得的知識,機器一樣可以學,而且比人類掌握得更為完整,而智慧卻是人類所獨有的,只能體驗,機器學不到。當大數據、機器將把人類知識領域的事全部做完后,人類能與機器競爭的關鍵就在于智慧、在于體驗。

    那么,人類這種所獨有的體驗從何而來?當然是玩!

    在玩中,孩子可以體驗到什么呢?

    1.體驗快樂情緒

    現在的孩子吃得飽、穿得暖,但他們卻不快樂,就因為沒時間玩。玩耍不僅能促進孩子身體各器官的發育和肢體動作協調,也讓孩子很容易獲得成功感和滿足感,從而產生愉快的情緒體驗。

    從小玩得少、不會玩的孩子,不僅缺乏快樂的情緒體驗,還可能導致長大成人后缺乏快樂的情緒反應,形成冷漠、孤獨等個性。

    2.學會交往技能

    兒童的心理特征是“自我中心”,而游戲則能幫他們“去中心化”。在合作完成游戲的過程中,孩子會逐漸掌握與他人交流、溝通等社交技能,了解輪流、分享、交換、互助等社會交往的規則,還可以和其他小朋友建立相互信任、親密的同伴關系,有助于孩子的社會性發展。

    3.解決各種問題

    當孩子在玩耍的過程中遇到問題,他們會主動去想如何解決;當孩子進行集體游戲時,他們也會思考如何公平地開展游戲。在玩的過程中,他們還會不斷地探索新的游戲形式,讓這個游戲更加有趣,玩法更加多樣,這些習慣的養成都有助于提高孩子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父母怎么讓孩子玩?

    說了這么多玩耍的好處,很多爸媽可能還是不太明白,該怎么讓孩子玩呢?是不是給孩子買各種昂貴的玩具、去各種新奇的樂園,就是讓孩子玩?

    事實上,具有想象力的孩子可能很快就會對這類玩具或樂園感到厭倦,不必過于擔憂,給孩子提供一個環境舒適、開闊的地方,不管是玩積木、橡皮泥、涂鴉甚至玩繩子都會讓孩子得到最好的體驗。

    這里再給大家介紹一些孩子們最愛玩的游戲,無論是孩子獨自玩耍,還是與小伙伴或者父母一起玩都很有趣哦!

    1.分類游戲

    這是創造力學者威爾斯提出的方法,平日可提供孩子一些具有共同特征的不同類物品;

    例如小汽車、湯匙、鑰匙、鐵幣、回紋針……等,讓孩子發覺其共同特征來加以分類,并鼓勵其重復分類;

    也可以提供符號、顏色、食品、數字、形狀、人物、字詞等材料,讓孩子能依其特性分類。

    2.角色扮演

    例如讓孩子玩“扮家家酒”,鼓勵孩子應用想像力自由扮演所喜歡的“角色”;

    家長可以提供一些線索,如給他一架飛機,假想他在空中飛行遭遇哪些飛鳥;

    或給他一部金剛,讓他跟鐵金剛對話;

    或給他一些醫生的玩具,讓他扮演醫生看病的情形。

    所有這些模仿和角色扮演游戲,有助于孩子逐漸理解和把握自己所處的世界。它實現了讓孩子的行為方式符合客觀實際,讓這種行為方式得到鍛煉,讓他的恐懼、愿望和攻擊性得到充分的展示和消化。

    3.手指游戲

    雙手是我們的外腦,訓練我們的雙手,有助于腦力開發;

    設計一些運用手指的運動,如“手語歌”、“甩手”、“捏泥巴”、“拼積木”等活動,讓孩子能動動頭腦、動動手;

    也可以用兒歌配合手指的動作,一邊念兒歌一邊運作手指。

    4.躲藏游戲

    跟孩子玩“躲貓貓”的游戲;把物品藏在家中一角,讓他來找;

    在圖案中藏著一些物品、數字等,讓他找出來;

    帶孩子到郊外,親子共玩“大地尋寶”的活動;

    或在報紙上找出自己需要的“形容詞”或“物品”等活動……

    5.塑造游戲

    從涂鴉到能畫出圖形,做出各種物品,孩子塑造的興趣一直很濃厚,他們以通過塑造來表達其未能以言語形容的感受、情緒。

    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用各種不同的材料在紙上、布上、板上畫畫,用陶土塑型,用水粉顏料或積木塊仿造其周圍環境,編織、刺繡和紡織……讓孩子享受自由創作的喜悅吧!

    6.組合游戲

    許多發明都是在原來的物品上加一些功能,如筆加指示棒,變成“指示筆”;

    父母可先讓孩子觀察哪些物品是“組合”的,然后再讓其思考還有哪些東西加以組合,會更好用;

    另外用圖片或字詞組合成故事;其他如七巧板、積木的組合圖形,空瓶罐、石頭的組合均是。


    7.觀察發現

    讓孩子觀察樹苗的成長,或種子發芽,了解造物的奧妙;

    由觀察影子的變化,學習科學概念;

    由觀察人類的表情,而能察言觀色、善解人意;

    甚至參觀各種展覽、表演、戶外郊游等。

    8.身體感知

    “知覺”是一種將透過感官所獲得的資料,再經過分析與解釋的能力;

    知覺包括眼睛、鼻子、舌頭、身體等感覺作用;

    我們可以讓孩子分辨不同形狀的物品,用觸摸猜東西、用舌嘗嘗各種調味品、玩配對游戲、辨認方向及方位;

    或者讓孩子觀賞及指認有背景的圖片等活動。

    9.材料游戲

    不要覺得孩子只是愛玩一些木頭、塑料、紙板或紙、布料、透明膠片或金屬等制品,這是他在探究這些材料的用途及功能。玩滾輪車或騎自行車時,他想了解有關的技術關系,如車輪滾動與車的運動之間的關系,并從中發現新的可能用途。  

    10.集體游戲

    孩子通過同其他人一起游戲而積累基本的社會經驗,能從中學會什么是適應、歸屬、等待、誠實游戲、輸和贏等。

    周末郊游或度假時都可以找到機會讓孩子有集體游戲的經歷,即與其他不認識的孩子一起打球、打彈子、堆沙堡或建雪堡,或者玩如“貓和老鼠”之類的游戲等。

    在家里也可以舉辦有鄰居的孩子或朋友一起參加的下午游戲活動。

    11.靈巧游戲

    例如球類、跳繩或必須將彈子打入特定洞的游戲等。

    這類游戲對孩子的要求很高,如身體的靈活性,處理材料的靈巧性,快速反應能力,以及某些通過耍花招激怒別人的能力。靈活性游戲能促進孩子的觀察能力和集中精力的能力,以及特殊的粗放的精細運動能力。

    12.猜謎游戲

    這游戲可以自己編。供人猜的謎語可以由您或您的孩子來選定,它們影射的可以是一個動物、一個情景或者一個人物。猜謎可以讓孩子有機會更多地了解聲響、動作和啞劇所表達的意思。其他的猜謎游戲如“我看見了你看不見的東西”或“猜歌”等,適合于長途乘坐汽車和火車旅行時玩。

    所以,不要再用各種興趣班和家庭作業填滿孩子了,把時間還給孩子,讓孩子從小自由玩耍吧!

    • 發表于 2017-10-09 00:00
    • 閱讀 ( 1015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推薦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