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天烈日下,如果沒有采取遮陽措施,而戶外活動時間又過長,我們的皮膚很容易被日光曬傷,從而發生日曬傷,又稱為日光性皮炎。這是暴曬處皮膚接受了超過耐受量的中波紫外線,由此發生了急性光毒性反應,以急性紅斑、水皰為主要表現。其反應程度因照射時間、照射范圍、環境因素、膚色及體質的不同而有差異。
婦女、兒童以及淺膚色人群易被曬傷,好發于身體暴露部位,如面、頸、手背、腕、臂部等。一般日曬后數小時至十余小時內開始起紅斑,根據反映輕重可以分為一度、二度曬傷。
一度曬傷局部皮膚呈彌漫性紅斑或微腫脹,境界清楚,有灼痛感。24~36小時達到高峰,后逐漸消退,遺留色素沉重及脫屑。二度曬傷局部皮膚日曬后腫脹,甚至出現水皰、大皰,內容澄清,皰壁緊張,可破裂結痂。有灼痛感和刺癢。皮損廣泛時可有發熱、寒戰、惡心、嘔吐等全身癥狀。約1周后恢復,遺留暫時性色素性沉著。
發生了日曬傷,治療以局部外用藥物為主,以消炎、安撫、止痛為原則。一般可外用爐甘石洗劑和糖皮質激素霜劑,嚴重者可用3%硼酸水或冰牛奶濕敷。有全身癥狀者可口服抗組胺藥、維生素C、非甾體抗炎藥,嚴重者可系統應用糖皮質激素。
為了防止皮膚被曬傷,我們應該經常參加戶外活動,進行短時間日光浴,可提高皮膚對日光的耐受性,但應避免暴曬,注意遮陽防護。可在暴露部位外用遮光劑,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防曬霜,如5%二氧化鈦霜、二甲苯酮等,根據個人皮膚類型選擇防曬霜的日光保護指數(SPF)。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