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8并不是一個普通的小數,而是一個迷人而神秘的數字,它代表美感,并有著一個好聽的名字——黃金分割率,這是2500多年前,由希臘數學家、哲學家畢達哥拉斯發現的:把一條線段分成兩部分,若是其中一部分與另一部分的比值剛好等于這兩部分之一和整條線段的比例,可以算出其比即為0.618,而這樣的比例和人們的審美觀很相合,被奉為美學的金科玉律。著名天文學家開普勒稱這種分割線段的方法為神圣分割,并給予勾股定理和黃金分割率以高度的贊美:“幾何中的雙寶,前者好比黃金,后者堪稱珠玉。”
“黃金分割率”被應用廣泛,下面讓我們逐一領略。
建筑師對“黃金分割率”一向青睞有加,早在古希臘時期,建造門、窗,甚至是整幢建筑,人們都遵循著長寬比為0.618的規則,現代社會對其應用進行了擴展,書刊、報紙、明信片、廣告牌、賀卡等等的長與寬的比例,都印刻上了黃金分割率的痕跡,完全照搬或是刻意貼近比值。

即使在經濟學中,這個神奇的比例數字也有其獨特的魅力。買和賣中所謂的“討價還價”都會涉及到價格的問題,產品即將投放到市場,如何制定合理的價格?既讓經濟條件有限的消費者接受,又不會落入“便宜沒好貨”的議論中,當然還不能做賠本買賣,那么,定價為多少時最吸引買家呢?這時,利用黃金分割點進行中間定價不失為一個科學又簡捷的方法,人們給出的最佳售價的公式如下:產品價格=最低價格+(最高價格—最低的價格)*0.618,而進行市場調查后發現結果與其相符,驗證了該公式的實用性。
其實,我們人體本身和黃金分割率0.618就有千絲萬縷的關系,這個數字頻頻出現在人體比例中,如肚臍以上的身體長度與肚臍以下的比值,頭頂到喉結與喉結到肚臍的比值,肩關節到肘關節與肘關節到中指尖的比值,面寬與面長的比值,鼻寬與鼻長的比值,手寬與手長的比值等等,無一不是0.618。普遍審美觀認為,符合以上黃金分割率的人體更漂亮,也更勻稱。
當然,黃金分割率的應用還有很多很多,相信畢達哥拉斯大師給出這一比例時,也不曾想到會有如此多造福人類的推廣。
(作者:張連敏)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