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業收入是計算一家公司的營業收入和營業費用之間的差額。營業收入經常被用作息稅前利潤(EBIT)的同義詞,盡管嚴格地說,EBIT包括營業外收入和營業收入,但這一點非常重要一個公司可以決定自己的健康狀況,也可以讓投資者在投資...
營業收入是計算一家公司的營業收入和營業費用之間的差額。營業收入經常被用作息稅前利潤(EBIT)的同義詞,盡管嚴格地說,EBIT包括營業外收入和營業收入,但這一點非常重要一個公司可以決定自己的健康狀況,也可以讓投資者在投資一家公司之前,對其盈利潛力進行評估。

一家公司&039;營業收入和營業費用是用來確定營業收入的。在一個公司里,確定營業收入的計算主要有兩個方面:公司的營業收入和營業收入費用。營業收入是指通過標準收入渠道(如小商品銷售)獲得的收入,但不包括利息收入或股息收入。營業費用是指公司日常經營活動中發生的費用,但不包括非常費用。一般來說,我們可以把營業收入看作是來源于每年重復出現的收入,營業費用是指一個類別中每年重復發生的費用。可能不包括在營業費用中的費用,因此也不包括在計算營業收入之外的費用,包括下列各項就像為集體訴訟買單既然假設這是一個只會發生一次的成本,那么它與觀察未來幾年的潛在收益并不是特別相關。同樣,投資于其他公司的收入并不能真正反映企業本身的經營狀況,只反映其投資的表現,因此,通常不計算營業收入。對于這樣的概念,舉例可能是顯示不同計算之間差異的最好方法。我們將看一個虛構的制造公司,作為一個投資者,在購買公司的股權時,我們對他們的經營狀況很感興趣,所以我們想知道他們的營業收入和息稅前收益看看他們的營業收入。這是相當簡單的,因為我們只需要看看他們在世界各地銷售的小部件帶來了多少錢。這包括他們所有的商店位置,他們的批發業務和他們的在線銷售。總數是50億美元接下來,我們來看看他們的運營費用。為了制造他們的小部件,他們花費了22億美元,其中包括原材料供應,工廠租賃,分銷網絡,以及他們的員工。他們在管理費用上又花費了11億美元,包括高管薪酬、法律費用和其他員工。大約1.5億美元用于攤銷和折舊。他們在每年重復發生的其他雜項費用上花費了約5000萬美元所以他們的營業費用是35億美元,也就是說他們的總營業收入是15億美元,我們從他們的營業收入中減去他們的營業費用,如果他們也從外匯收入和其他非營業收入中獲得1.5億美元,我們將計算他們的稅前總收益為16.5億美元。從中我們還可以加上他們的凈利息收入和支出,以及他們支付的稅款,來計算他們的總凈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