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閥是韓國家族控制的大集團公司,字面意思是"財閥" ,發音為 jay BOL 或 chay BOL ,指商業協會。據說財閥起源于朝鮮王朝晚期,1910年日本正式吞并之前。韓國最大和最古老的財閥是1896年成立的斗山集團。 導致財閥產生的激...
財閥是韓國家族控制的大集團公司,字面意思是"財閥",發音為
jay BOL或
chay BOL,指商業協會。據說財閥起源于朝鮮王朝晚期,1910年日本正式吞并之前。韓國最大和最古老的財閥是1896年成立的斗山集團。

導致財閥產生的激進的市場導向文化是韓國經濟和技術水平明顯高于朝鮮的原因之一從目前的形式來看,財閥是有政治聯系的,大多數大財閥都是政府所有的,這種形式的國有財閥是在樸正熙(1961-1979)統治時期形成的,樸正熙的財閥模式建立在日本財閥制度的基礎上,財閥與財閥的唯一區別就是資金來源銀行為財閥提供資金,而財閥卻不能擁有銀行。

韓國有幾大家族控股公司,被稱為財閥當韓國的銀行被國有化后,各國政府就有可能操縱不同財閥的成功,政府資助的財閥會獲得政府撥款和特殊特權大公司應該迎合出口市場,通過大規模生產來增加利潤,韓國政府青睞其投資的或表現良好的財閥。政府還向它們提供項目和外國貸款。因此,上世紀90年代末,這些財閥主導了韓國的經濟舞臺。韓國政府控制了這些財閥,允許一些企業增長,一些企業衰敗財閥在韓國的技術進步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也有助于擴大研發活動。正是因為這些財閥,到了20世紀70年代末,韓國發展了一些最大的工業公司紡織品、船運、膠合板,水泥和重型機械。韓國過去三十年經濟的巨大發展歸功于其財閥,但實際上只有政府青睞的財閥取得了經濟上的成功,而其他財閥卻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債務。由于財閥依靠的是政治支持,而不是他們自己的表現,他們的成功率隨著政府的更迭而波動。1965年十大財閥中只有三家在接下來的十年里幸存下來,分別是三星、LG和雙龍。由于他們的巨額債務,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建議財閥進行全面改革,切斷財閥企業人士與韓國政界人士的聯系并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