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億年前,在寒武紀時期,南極洲位于赤道,這是一個炎熱的氣候,在其大陸架的淺海中被生命所包圍。在接下來的1.4億年里,南極洲向南漂移,成為南極的中心,此后一直保持在那里。盡管位置優越,但在大多數時間里,南極洲曾經是一個相對溫...
5億年前,在寒武紀時期,南極洲位于赤道,這是一個炎熱的氣候,在其大陸架的淺海中被生命所包圍。在接下來的1.4億年里,南極洲向南漂移,成為南極的中心,此后一直保持在那里。盡管位置優越,但在大多數時間里,南極洲曾經是一個相對溫暖的大陸,幾千萬年來甚至變成了一個炎熱的沙漠。就在5000萬年前,南極洲還處于熱帶或亞熱帶氣候,有袋動物的后代今天在澳大利亞和南美洲的一些地方都能找到

有些種類的魷魚生活在南極洲周圍的水域中。大約4000萬年前,南極洲所屬的超大陸,岡瓦納大陸開始分裂。這使得冷水在南部大陸形成并循環,取代了以前使該地區變暖和的南北暖流。在數千萬年的時間里,大陸上開始形成冰川,大部分冰川在1500萬年前就覆蓋了整個大陸。只過了600萬年冰蓋達到了現在的程度。今天,98%的大陸被冰覆蓋。

南極洲有大約200種地衣,為生活在南極洲的食草動物提供營養現代南極動物群主要由大陸貧瘠的植物群維持,它們只在夏季生長,通常最多只能存活幾個星期。那里的大多數植物都是最初進化到陸地上的植物,如苔蘚和苔蘚。許多微生物構成了大陸上所有光合生物的主體。南極洲總共有大約200種地衣,50種無維管束植物,只有少數開花植物,南極毛草和南極珍珠草。近年來,由于全球變暖,種子發芽率提高,導致一些地區的植物數量增加了25倍

南極動物包括研究團隊中的人類。目前,大多數南極動物都是微小的無脊椎動物,如顯微鏡下的螨蟲、虱子、蜱、線蟲等,緩步動物、輪蟲和跳蚤。南極動物中最大的陸生成員是一種不會飛的蠓(非常小的蒼蠅),只有12毫米(0.5英寸)大小。這些昆蟲的體液中含有甘油,一種防凍劑,可使它們在低至-34°C(?30°F)的溫度下存活。這些動物在南極半島最常見,盡管那里極度寒冷、干燥和風,但實際上比大陸廣闊的內陸更適合居住

虎鯨生活在南極洲附近的水域。南極動物及其幼體在南極洲生存時有許多其他的適應能力,包括聚集在一起的傾向和在沒有氧氣的情況下,一次可以存活數周。一些南極動物的幼蟲呈深藍色,被認為有助于吸收熱量,并可能阻擋南極上空臭氧空洞造成的紫外線輻射。它們能忍受鹽度和pH值的大幅度波動,這是由于季節性地浸泡在企鵝的鳥糞和海水中造成的海洋和淡水融化的冰。成年南極動物都沒有翅膀,以防被風吹走。南極洲是地球上最適合居住的地方之一,表面上可能與地球上最惡劣的環境壓力后形成的地形相似,比如超級火山爆發或大型小行星撞擊。這讓我們看到了今天的生活,如果滅絕恐龍的小行星比原來大幾倍——大多是無脊椎動物。巨大的溫度波動和干旱,就像地球歷史上最嚴酷的沙漠條件,就像泛大陸的內部一樣,南極洲也有少量的淡水動物,它們生活在夏季融水形成的小湖泊和溪流中這些包括被稱為橈足類的小型甲殼類動物、仙女蝦(被認為是陸地節肢動物的祖先)和常見的線蟲。南極洲最長的河流Onyx河只有30公里(18.6英里)長,因此這里的淡水生物顯然并不豐富,但在它們能夠生存的地方可以找到它們更熟悉的南極動物是棲息在海岸線上的鳥類,尤其是企鵝,如帝企鵝、阿黛麗企鵝、巖斗企鵝、王企鵝、帽帶企鵝,還有珍圖企鵝。美麗的白色雪燕是僅有的三種在南極洲繁殖的鳥類之一,也是唯一能在南極看到的鳥類。所有這些鳥類之所以能夠存活,是因為它們能夠在南極嚴寒的冬天飛到更遠的北方浮冰上。在夏季,南極海岸是可以忍受的,溫度在5°C到15°C(41°F到59°F)之間。可以看到大型企鵝群覆蓋沿海小島,沐浴在陽光下。南極洲周圍的水域被許多動物包圍,包括魷魚、螃蟹、冰魚,磷蝦,掠奪性魚類,象和豹海豹,巨型海燕和南極燕鷗,座頭鯨和虎鯨等等。雖然企鵝在陸地上筑巢,但它們的大部分生命都是從水里獲取的。南極海岸的一些動物表現出極性巨人,動物離赤道越遠越大的一種特性。研究小組已經發現海星和螃蟹的直徑超過兩英尺。這是伯格曼法則的一個主要例子,一般說來,動物越靠近兩極就越大最新的南極動物是我們熟悉的人類,智人,在夏季,當研究人員來野外工作時,他們的數量多達4000人,有時甚至會帶著他們的家人。在南極大陸上有大約70個研究基地,為運送物資所需的大量投資產生了可觀的科學回報。對研究人員來說,最吸引人的是在南極山脈山坡、麥克默多干河谷、南極內陸幽靈般的礫石山谷、電磁干擾和無光污染的南極高地國家發現的獨特化石,作為望遠鏡和中微子觀測站的所在地,還有Vostok湖,一個在冰蓋下封閉了50萬到100多萬年的冰下湖泊。

座頭鯨通常在南極洲附近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