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期貨交易委員會(CBOT)成立于1948年,共有3600名會員,通過公開喊價和電子交易進行50多種不同的期權和期貨合約交易。芝加哥期貨交易所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期貨和期權交易所 芝加哥期貨交易所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期權和期貨...
芝加哥期貨交易委員會(CBOT)成立于1948年,共有3600名會員,通過公開喊價和電子交易進行50多種不同的期權和期貨合約交易。芝加哥期貨交易所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期貨和期權交易所

芝加哥期貨交易所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期權和期貨交易所。芝加哥期貨交易所一直在西杰克遜大道141號營業,自1930年以來的芝加哥。建筑師霍拉比德和路特設計了這座建筑。這座建筑高184.4米(605英尺),在設計上采用了裝飾藝術,并融合了阿爾文·邁耶的雕塑作品。建筑頂部是谷神星的雕塑,羅馬植物女神。這是指CBOT作為農業商品市場的傳統。

玉米是一種常見的農業商品谷神星的雕塑沒有臉,因為邁耶認為這座建筑的高度永遠不會被超越,因此沒有人會看到它的面貌。1977年,這座建筑被指定為芝加哥的地標性建筑。現在,芝加哥環城區的許多其他摩天大樓圍繞著這座大樓多年來,主要的交易方式是公開拍賣這就要求交易者在場內面對面地進行期貨交易。1994年,芝加哥期貨交易所推出了第一個電子交易系統,以滿足日益增長的全球經濟的需要。電子交易的使用越來越普遍,交易所對其電子系統進行了多次升級CBOT的主要目的是通過電子或拍賣手段進行期貨和期權交易,為股東、會員和客戶提供流動和透明的合約市場,這些人使用CBOT進行風險管理,價格發現和投資目的。期貨市場允許世界各地的投機者解讀新聞、經濟信息和其他數據。投機者利用這些信息來決定價格,并在價格看起來經濟上可行的情況下進行投資在成立初期,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只交易小麥、燕麥、玉米和大豆等農產品,此后取得了顯著進展。2001年,芝加哥期貨交易所推出了100%黃金和白銀期貨合約的新交易類別。交易所的最新產品包括南美大豆期貨以及乙醇期貨,以應對全球農業市場的變化趨勢。

農產品,如整燕麥,可以在芝加哥期貨交易所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