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循環是生物、地面、海洋和天空之間碳原子交換的方式,或者分別是生物圈、地圈、水圈和大氣圈。地球上大約有1000000億噸碳,其中大部分被鎖在沉積巖中,永遠不會到達地表,碳不斷地進行消費和生產的動態交換。這種主動交換...
碳循環是生物、地面、海洋和天空之間碳原子交換的方式,或者分別是生物圈、地圈、水圈和大氣圈。地球上大約有1000000億噸碳,其中大部分被鎖在沉積巖中,永遠不會到達地表,碳不斷地進行消費和生產的動態交換。這種主動交換被稱為碳循環。

碳在光合作用過程中不斷被吸收,而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產生碳水化合物。大氣中含有大約7500億噸的碳,主要以二氧化碳(CO2)的形式存在。在碳循環的消耗端,二氧化碳不斷地被排出:1)光合作用的過程,利用二氧化碳產生碳水化合物;2)海洋中較冷的部分,能夠吸收二氧化碳。在碳循環的生產端,大氣中的碳不斷地被以下過程補充:動植物的呼吸作用及其腐爛;化石燃料的燃燒;石灰石的反應;海洋溫暖地區釋放二氧化碳;火山爆發預算失衡,導致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地球上大部分的碳都被鎖在沉積巖中,而這些巖石從未到達地表。生物圈中大約含有6億噸碳,代表著地球上最濃縮的碳庫。通過碳循環,當動植物呼吸、排泄、死亡和進行光合作用時,碳在生物圈內外循環。植物和動物死亡后形成的有機物形式的土壤含有約1500億噸碳碳在地球深處沉入沉積巖中,再也不會浮出水面。其中一些到達海洋并溶解。深海中含有大量的碳,約38000億噸。

一些科學家說土壤呼吸作用可能在全球變暖中起作用。人類工業每年向大氣中排放約55億噸的化石燃料,創造了一個形象化的重碳循環。國際聯盟已經形成了限制這些排放的聯盟,到目前為止已經取得了適度的成功。剩余的煤炭儲量約為3000億噸,剩余的石油和天然氣儲量約為300

工業活動釋放大量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