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養另類寵物有極大風險?

    最近這些年,寵物飼養什么的是相當火爆,不僅養貓貓狗狗的人多了,還有一些人養起了蜥蜴蟲子等“另類寵物”,甚至某雜志評價說“只有你不敢想,沒有他不敢養”……那么這世上到底有多少種另類寵物被人養了起來?

    從貓狗到蟲子

    寵物,也可以叫“動物伴侶”,甚至可以追溯至人類文明的早期。狗是人類馴化的第一種動物,甚至早于牛羊,在距今17,000至13,000年前就已經馴化,而貓大約在數千到一萬年前也成了人類村落的常客。但是,隨著人類文化的發展,看家護院、捉老鼠等實用功能越發弱化,其“伴侶”功能開始強化,或者說更多的是使飼養者獲得愉悅的情感體驗。始于20世紀70年代的“伴侶動物”療法,就是以通過讓人與小動物接觸改變人的心情為原理,從而減輕具有心理障礙的人的精神和心理上的癥狀。可以說,從某種程度上,寵物的存在,有其作用。現在,我國大陸大約有犬1.5-2億只,貓0.5-0.8億只,規模可觀。

    而另類寵物的飼養,不僅能夠滿足上述心理需求,還能獲得更多的成就感、他人的關注度,還能張揚個性,因此,近年來“另類”大興其道,大有與“傳統”分庭抗禮之勢。以主要飼養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等“爬物”的“爬友”為例,在我國,“夠級別”的大約至少有30萬人,這其中可不包括飼養諸如巴西龜之類的“菜鳥”……這些“爬物”的種類繁多,如龜鱉類,飼養這類寵物的“龜友”占到了“爬友”總量的40%,在我國大陸市場出現、交易、有飼養記載的超過150種,分屬于水龜類、半水龜類、陸龜類、鱉類和海龜類;再比如蛇類市面上共有大約四大類130多種;蜥蜴類大約150種;兩棲類約不到100種;甚至還有數種鱷類……除此以外,魚類和鳥類飼養愛好者也不在少數,還有不少飼養節肢動物的,如蝦蟹、毛蜘蛛、蜈蚣、蟋蟀、螽斯(蟈蟈類)、蛾蝶等等,不勝枚舉。

    人畜共患病?

    我國另類寵物自20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興起,到2000年以后進入快速發展階段,互聯網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這一現象。不過,不管是傳統寵物飼養還是另類寵物飼養都存在著一個隱憂,那就是人畜共患病。不管您是否是寵物愛好者,或者是否對我下面的這個調調比較反感,了解一下有關知識,還是沒有壞處的。

    在人類感染的疾病中有2/3為人畜共患病,通過寵物傳播的,除常見的狂犬病(2004年,我國因狂犬病致死人數高達2600多例)、貓弓形蟲病等,與寵物有關的動物外來病如鸚鵡熱(Psittacosis)、貓抓病(cat-scratch disease)、萊姆病(Lyme disease)等已相繼傳入我國。以鸚鵡熱為例,我國從20世紀80年代從鴿、鴨、雞等禽中分離出該病原體,人也有感染的報道,主要癥狀為高熱、頭痛、寒戰。目前證實至少有17種哺乳動物及140余種禽類能自然感染鸚鵡熱,各種家禽如雞、火雞、野雉、鴿、鴨、鵝等也能感染,且可以相互傳染。貓抓病的病因目前尚不十分明確,多數研究認為是漢賽氏巴通體(B. henselae)引起的,傳播媒介可能來自小貓抓咬或者是跳蚤傳播。目前發現貓抓病的臨床表現還不是特別清楚,它主要表現為淋巴結炎,與其有關的疾病譜一直在不斷擴大越,來越復雜,受累部位越來越多。它已成為青少年和兒童良性淋巴結病的最常見病因,有時會伴隨皮疹、面癱、胃腸炎、脊髓炎等。萊姆病一種由伯氏疏螺旋體所引起,由蜱類傳播的疾病,已從鼠類、鹿、熊、狗、牛、羊、馬、兔等20多種哺乳動物和7種鳥類中分離到該病原體,我國自1986年檢出。該病自1992年被WTO列入重點防治研究對象,1994年,美國疾控中心報道43個州發病1.3萬例,以后每年新增病例大約2.7萬。萊姆病臨床表現多樣,如有皮膚慢性游走性紅斑、腦膜炎、顱神經炎、神經根炎、關節炎、慢性萎縮性肢皮炎等臨床類型,對人群危害嚴重。還有不少其它此類疾病,我根據現有資料做了一些整理和總結,放在了在本文的參考鏈接里,感興趣的同學請自行補腦……相對來說,飼養魚類、爬寵和節肢動物要安全一些,但仍然有一定風險。人主要由于清理飼養裝置或為換水,或直接接觸而發生感染。報道最多的由寵物魚類傳播給人類的病原菌是海洋分支桿菌,引起局部肉芽腫;沙門氏菌則能通過爬行類感染人,引起敗血癥和胃腸炎;一些弧菌也能引起腸胃炎,等等。當然,飼養另類寵物的,偶爾也會被寵物弄傷,一些諸如蛇蝎之類,也會引起中毒或過敏癥狀。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一些人畜共患病在寵物市場有可能互相傳播,然后被飼養者帶入家中。另類寵物引起的一些疾病或傷害,雖然總體發生率偏低,但由于當地醫院往往缺乏治療經驗,誤診率較高,有時也缺乏相應的合適治療手段,時常會延誤病情,造成更大的麻煩。

    生態威脅?自我約束?

    另類寵物的飼養風并非從我國開始,而是始于國外——自20世紀中期開始,國外就開始興起個性寵物的飼養熱潮,黑猩猩、河馬、獅子、老虎都成了人們飼養的寵物,目前,美國家庭所飼養的老虎總數為1.2萬只,可能都要超過亞洲地區野生老虎的總和……據2005年的數據,美國家庭約有1100萬爬寵,這意味著至少每25個家庭中就有一個養著一只冷血動物……這些動物不時會逃逸出來或被遺棄,甚至溜達到大街上,成為流浪動物,成為城市中的一大問題……在我國,也時常會有黃金蟒、鱷魚溜出來放風;甚至還有黃金蟒溜到鄰居家“親吻”老漢的報道,雖然這玩意一般不咬人,但當事人來說還是蠻嚇人的,起碼那位老漢估計會心跳迅速加快……此外,另類寵物逃逸或放生可能會帶來嚴重的生態問題,我國能見到的數百種爬寵中有80%為外來物種。以巴西龜為例,這種位列世界“100種最具破壞力的入侵生物”名單中的家伙以其低廉的價格和強大的生命力廣受菜鳥喜愛,我國每年新增數量大約在5000萬只,近年來,由于寵物棄養、宗教放生以及養殖逃逸等因素,導致巴西龜在我國野外普遍存在,并呈迅速蔓延之勢,使我國本土生態和生物多樣性遭到嚴重威脅。

    另一方面,寵物經濟和食藥用、收藏等一起,是一些野生動物的噩夢。以蛇寵為例,大約60種的國產蛇中大多來自野外,國外進口的蛇中也有一部分,特別是蟒蚺中有一部分來自野外。野生動物在捕捉、運輸、販賣中會有一定的損耗,而且飼養條件要求往往較人工繁殖的苛刻,更難養活,但偏偏經驗不足的愛好者購買的比例更多一些,因為這些人往往看不出哪些是野外捕捉的……結果,據統計,90%的被捕捉野生動物在第一年內被養死……有媒體曾形容這種現象是“以愛為名義的加害”……現在,雖然有一些政策限制,也要求飼養者申請《馴養繁殖許可證》,國家但是在執行的時候一般主要是針對商販,對飼養者處罰相對溫和。但是,很多另類寵物的飼養仍然是灰色的,主動去申領許可證的恐怕是鳳毛麟角(當然,也不太容易獲得),飼養者應該有一定的自我約束,有所為,有所不為,至少不飼養、購買來自野生環境的動物,更不尋求捕捉或購買國家保護的動物(這是要蹲班房的,上了世界物種保護名錄的非中國物種也不行,會比照國家保護動物進行處罰……),更不主動參與走私動物,這是對自然和社會負責,也是對自己負責。

    做一個自然的保護者和觀察者

    我相信,大多數的寵物飼養者,起碼都有著一顆熱愛動物的心,甚至是熱愛自然的心,這和那些持槍上山打獵,甚至錯誤射殺村婦的人是完全不同的。因此,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把這份熱情釋放出來,去關注生態環境和動物保護,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多去戶外多親近大自然,去遠遠地觀望它們,守護它們,做一個自然的觀察者和保護者。

    參考資料:

    寵物可能帶來的人畜共患病列表:

    知道日報:貓“馴化”了人類?

    • 發表于 2014-11-23 00:00
    • 閱讀 ( 852 )
    • 分類:其他類型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