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周生命奇跡
圖中這位可愛的寶寶在10月8日度過了他周歲生日,與眾不同的是,他出生時胎齡僅有23周2天,出生后連續在醫院待了109天,其中75天在使用呼吸機維持呼吸。

歷經各種并發癥帶來的死亡威脅,生命的第一年中有長達7個月時間在醫院中度過,最終,母愛、生命的完強力和現代醫學技術共同創造又一個奇跡。
奇跡開始于母親的堅持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25歲的英國女子瑞秋克羅克特,在懷孕的第22周零5天,羊水破裂,出現流產跡象。醫生告訴她,早于24周出生的嬰兒存活機會微乎其微,他們只能以流產來處置。
但是,超聲掃描顯示胎兒心跳正常,在經過與伴侶克雷格商議后,他們希望保住自己的寶寶。
醫生卻再次強調早于24周孩子存活的機會很小,而且發生并發癥并遺留終生殘疾的機會很大,當作流產處置是一項醫學原則。如果想要保住寶寶,可以考慮轉到條件更好的醫院。
這時,克羅克特小姐出現了嚴重的陰道出血,如果她如實告知醫生這個情況,出于安全考慮她將不被允許轉院。為了保住自己的孩子,她對醫生撒謊說出血已經停止。
冒險轉至牛津附近的拉德克利夫醫院后,于孕期第23周2天,當地時間去年10月8日誕下一男嬰。
(特別提示:筆者作為醫生不提倡這位母親這樣的非理性行為,隱瞞病情通常意味著將自己置于危險狀態下。因此在此告誡讀者,任何情況下患者都不應該對醫生隱瞞病情,醫患協作是提高醫療成功率的關鍵因素。)
現代醫學技術保駕護航
小康納出生時體重只有510克(1市斤多一點),23周出生的早產兒很多器官發育并未成熟。因此,出生后,立刻被置于一個類似保鮮袋的保溫裝置中以幫助調節體溫。
經過初步處置后,才被轉移進保溫箱中。由于23周寶寶的肺臟無論結構還是功能均沒有發育成熟,因此需要持續用呼吸機維持呼吸,以等待肺進一步發育成熟。就這樣,呼吸機一戴就是75天。

107天后,小康納被允許回家,回家后還需要繼續吸氧以保證機體所需。

在出生后的頭1年中,小康納總共有7個月時間待在醫院,期間還經歷了維生素k缺乏性顱內出血,真菌性腦膜炎使用抗生素治療,因為腸穿孔進行了3次手術,以及因為使用呼吸機引發的視網膜剝脫實施激光手術治療等過程。
可謂劫波度盡,小康納在現代醫學技術護佑下逐漸長大,發育的與其他寶寶一樣活潑可愛,并安然度過了他的第一個生日。

多大胎齡早產兒才能存活?
早產與早產兒:早于正常足月(40周)妊娠3周以上,即37周之前分娩醫學上稱為早產。這時胎兒發育并未完全成熟,稱為早產兒。
本例小康尼出生時僅僅23周2天,歷經九死一生最終存活,堪稱醫學奇跡。但是并非醫學史上最早存活的早產兒。世界上最早出生并存活早產兒是21周+5天,出生在加拿大。那么,多大胎齡早產兒才能存活呢?
胎兒心肺發育:嬰兒出生能不能存活很大程度上決定于心肺功能的發育程度。讓我們先了解一下胎兒發育的幾個關鍵階段,尤其是心、肺結構和功能的發育進程。
在孕7周,心臟和肺臟初步成型,但是并沒有相應的功能。在接下來的第3至6月期間會繼續發育。
在18至20周心臟出現規律性搏動,可以用超聲多普勒監測,到22周可以用聽診器聽到胎兒心音,即這時胎兒心臟具備了基本的泵血功能。
肺臟發育相對更緩慢,直到23至24周,才發育成型,2型肺泡細胞開始出現,并開始分泌對于今后促進肺膨脹維持肺泡表面張力至關重要的一種表面活性物質。但是,仍不具備呼吸功能。直到7個月即孕28周,呼吸性細支氣管、肺泡管和肺泡才基本發育成熟,而具備呼吸功能。
24周、28周兩個關鍵時間點:因此,醫學上一般認為22周前出生的早產兒不能存活。原則上24周之前通常以流產處置。24周至28周之間在出生的早產兒由于肺功能仍然發育不全,需要依靠呼吸機來維持呼吸。28周后出生早產兒通常具備良好呼吸能力,因而一般會存活。這也就是我國民間所謂“七活”(即7個月可以存活)的道理所在;而所謂“八不活”(8個月出生的嬰兒反而不容易存活)則毫無科學依據。
早產分期:基于以上認識和臨床實踐,目前醫學上將早產分為:(1)晚期早產,指妊娠34周至36周分娩,約占早產中的70%;(2)早期早產,早于妊娠32周分娩;(3)極度早產,指妊娠25周前分娩,占所有早產的極少數。
胎齡與存活率:胎兒發育是一個連續的過程,越是發育成熟胎兒出生后存活的機會越大。在現在醫學技術發展之前,自然狀態下通常7個月以后出生的孩子才可能存活。即便在現代醫學技術高度發展情況下,出生越早的早產兒也就意味著越不成熟,殘疾和死亡機會也就越高。有資料統計,在現代醫學技術支持之下妊娠期長度與存活率之間關系大致為:23周17% ,24周39%, 25周50% ,26周80% ,27周90% ,28-31周90-95% ,32-33周95% ,34+周存活率與足月寶寶幾乎一樣。
擴展資料
有關小康尼更多的成長記錄可參閱視頻錄像,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