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屎殼郎,或者叫蜣螂,最出名的恐怕是他們吃屎的惡習。不過,你可知道對于蜣螂來說,糞便不僅僅是食物來源,更是其交配行為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西澳大學昆蟲學家James Ridsdill-Smith說,目前已知的蜣螂品種有數千種,除了南極洲,各個大洲都有這些推糞工作者的身影。雖然每個洲都有自己獨有的蜣螂屬和種,但是對于所有大陸來說,蜣螂在生態圈發揮的作用和其生態位都是相同的。
不同品種不同生存環境的蜣螂交配時節各有不同。在西非,雨季后的3-4周里,只要有動物糞便的地方,到處都是蜣螂的身影。
Ridsdill-Smith說:“為了爭奪配偶和資源,它們的競爭非常激烈。”
Ridsdill-Smith說,在澳大利亞,降雨帶來的溫度和濕度變化也會讓蜣螂們傾巢出動,不過,是否繁殖還要看糞便的質量高不高。在澳大利亞,對于屎殼郎而言,在春天6-8周的時間里糞便質量是最好的。他還說蜣螂的交配季節一般來說都很短。
說到交配行為,有的蜣螂會在糞便下鉆洞,有的會推著走,有的喜歡住在糞便里。
鉆屎佬

雌蟲在糞便下挖掘一條隧道,并在里面堆積一些食物。雄性進入隧道并擔任門衛,如果有其它雄蟲膽敢進來,門衛大哥就要用頭來錘和推擠招呼對方。一般來講,最后能夠獲得交配權的都是體型最大,頭上的角最大的蜣螂。
其他一些體型較小,沒有角的雄性蜣螂想出了很聰明的辦法,它們在旁邊自己挖一條隧道,繞過門衛,悄悄來到雌蟲身邊,趁門衛不注意和雌蟲交配。很有趣的是,這些偷吃的小蟲身體不大,性器官卻大得很。雖然體型小,但是我精子多,當爹概率就大。
除了這些一般性交行為,雄性屎殼郎將性器官插入雌性性器官后,會在雌性的產道中留下稱為【陽莖】的精袋,隨后雌性將受精卵們放入用糞便做成的孵化球中。
推屎佬
推屎佬不挖洞,雄蟲用糞便做成圓球推著走,如果雌蟲看上了就跳上糞球搭順風車。雄蟲把糞球推到理想地點后,就開始玩【守衛糞球和配偶】地圖,防止其它雄蟲將糞球推走甚至丟到其它地方。
一旦發現合適的地點,夫妻雙方就將糞球埋進松軟的泥土中,兩個推屎佬就開干,干完了受精卵就產在糞球里面。
住屎佬
這類蜣螂是最懶的,受精卵用孵化球包好后,直接埋入新鮮糞便或者藏在糞便之下。
每個受精卵都用糞便做成的孵化球包起來。某些體型較大的屎殼郎一年只產下1-2個后代,其他品種一年會產下幾十個后代。在某些情況下,雌蟲甚至會住在糞便里孵化并照顧幼蟲。
Ridsdill-Smith說:“為了繁殖,蜣螂真舍得下血本啊。”
(編譯:王大發財;via LiveScience)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