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是中東的一個大國,面積636400平方英里(1648200平方公里),比阿拉斯加州還小。它與阿富汗、亞美尼亞、阿塞拜疆、伊拉克、土耳其、土庫曼斯坦和巴基斯坦接壤,沿里海和波斯灣都有海岸線 伊朗比阿拉斯加略小。早在公元前80...
伊朗是中東的一個大國,面積636400平方英里(1648200平方公里),比阿拉斯加州還小。它與阿富汗、亞美尼亞、阿塞拜疆、伊拉克、土耳其、土庫曼斯坦和巴基斯坦接壤,沿里海和波斯灣都有海岸線

伊朗比阿拉斯加略小。早在公元前8000年,人們就開始在該地區定居,公元前6000年左右,相當復雜的文明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公元前3000年,這一地區形成了規模龐大的埃蘭帝國,而人們對這一帝國知之甚少。公元前3000年至2000年,雅利安人從北方遷來,定居在今天的伊朗

伊朗婦女可以戴niqab。公元前8世紀,米底斯人建立了伊朗帝國,在公元前6世紀,居魯士大帝建立了波斯帝國,統一了該地區,大大加強了該地區,并擴大了邊界。大流士國王領導波斯帝國度過了可以說是其在5世紀最偉大的發展時期,將標準化的貨幣引入世界,創造了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道路系統,修建了一條連接尼羅河和紅海的運河,并擴大了帝國的規模,使之成為這個時代的超級大國

在伊朗和伊拉克,什葉派是占多數的伊斯蘭教派。波斯帝國在公元前4世紀被亞歷山大大帝短暫征服。然而,隨著隨后的帕提亞帝國統治著世界的大部分地區。在接下來的五個世紀里,帕提亞會將羅馬人拒之門外,并在此過程中擴張他們的領土。在3世紀,一個新的帝國,薩珊帝國,在伊朗興起。在薩珊帝國權力的頂峰,它征服了埃及、巴勒斯坦、伊拉克、約旦、阿富汗、黎巴嫩,亞美尼亞、巴基斯坦、土耳其和敘利亞等國的核心小組的一部分。

伊朗沿著里海有一條海岸線薩珊帝國似乎勢不可擋,但在7世紀中葉,在阿拉伯人的慘敗之后,帝國崩潰了。倭瑪亞和阿巴斯哈里發統治了這個國家150年,鎮壓了波斯人的起義,最終使這個國家的大部分地區皈依伊斯蘭教。最終波斯人奪回了伊朗,趕走了哈里發。在接下來的幾個世紀里,這個國家主要由較小的王朝控制,從未真正實現過薩珊帝國時期的統一13世紀初,成吉思汗到達伊朗,洗劫了伊朗大部分地區,屠殺了大部分人口。蒙古人在13世紀和14世紀一直保持著控制權,繼續掠奪和壓迫人民。在16世紀,在最后一個真正的波斯皇帝控制伊朗將近一千年之后,薩非王朝出現了。薩非王朝建立了許多定義當代伊朗的機構。這個王朝負責打擊奧斯曼帝國,從波斯灣部分地區的地區控制中趕走一些歐洲列強,并大幅度開放與西方的貿易20世紀初,在卡扎爾王朝的沙阿統治下,該國轉變為君主立憲制國家。英國人在石油發現后不久進入,俄羅斯在該國其他地區行使權力。二戰期間國王被盟軍強迫退位給他的兒子,穆罕默德·禮薩·沙阿·巴列維統治這個國家直到1979年。反對沙阿統治的抗議開始在該國蔓延。政府被視為限制個人自由,以及眾所周知,伊朗國內安全局對數萬人或伊朗人的死亡負有責任。伊朗的宗教神職人員也對沙阿的改革感到不滿。到1979年,伊朗國王被迫退位,不久之后,阿亞圖拉·霍梅尼掌權,將伊朗重塑為一個伊斯蘭共和國隨著52名美國人質在德黑蘭的美國大使館被劫持,伊拉克在西方的形象突然改變。在接下來的20年里,政府對西方的立場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宣布成立伊斯蘭共和國后不久,伊拉克入侵了伊朗,并在接下來的8年里卷入其中這是一場代價高昂且致命的戰爭。與西方的緊張關系持續加劇。撇開西方的先入之見不談,伊朗的大部分地區對旅行者來說是相當安全的。伊拉克和阿富汗的邊界是高度敵對的,但是德黑蘭和大部分鄉村地區都是安全的,只要人們尊重當地的法律和禮貌行事。古老的考古遺跡,比如帶有巨大的人字形構的喬卡·贊比勒,或者是波斯波利斯,巨大的詹姆士宮殿,都是這個國家的亮點。美麗的設拉子城是另一個極好的景點馬蘇雷山村。博物館遍布全國,展示了波斯帝國悠久而輝煌的歷史,還有滑雪和爬山。每天都有航班從歐洲和亞洲的大多數城市抵達德黑蘭,美國人可以通過其中一個樞紐到達德黑蘭。旅客也可以從土耳其、阿塞拜疆、亞美尼亞等地陸路抵達德黑蘭,波斯語是伊朗的官方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