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歷史,疾病作為隱喻幾乎存在于每一種交流方式中。疾病和疾病的隱喻在寫作、政治和日常演講中被廣泛用于指代被認為是不好或有威脅的事物。在小說和政治話語中,疾病作為隱喻的使用有時是持續的、主題性的,具有復雜的文...
縱觀歷史,疾病作為隱喻幾乎存在于每一種交流方式中。疾病和疾病的隱喻在寫作、政治和日常演講中被廣泛用于指代被認為是不好或有威脅的事物。在小說和政治話語中,疾病作為隱喻的使用有時是持續的、主題性的,具有復雜的文學或修辭層面。在其他類型的語言中,疾病或疾病是通過比較、明喻等方式隱喻效果的,政治家們用修辭的方式來比喻疾病,這與人類將事物與人體相比較的傾向是一致的。對人類身體的類比在語言中隨處可見,它們包括廣義的隱喻,如身體政治制度,組織的大腦,或企業的心臟。任何被期望以某種方式運行的東西都可以說是健康的或不健康的,特別是身體和精神上的疾病成為描述事物不能正常運轉的情況的有效隱喻,或者當事情不能像人們認為的那樣發揮作用時。

《瘟疫》作者阿爾伯特·加繆(Albert Camus)有時在大學課程中講授,是一個將疾病用作擴展隱喻的例子。疾病作為隱喻的簡單用法包括對損壞或狀況不佳的事物的應用。機器和技術通常以其健康狀況來描述:例如,聲音不健康的引擎或帶有病毒的病態計算機。草、樹,田地也有類似的描述:例如,不健康的草坪、生病的樹或生病的莊稼。這可能會延伸到社區或一個國家的部分地區同樣,人際關系、社會關系、經濟關系和政治關系都經常被用來衡量健康狀況:例如,不健康的婚姻、病態的社會、不景氣的企業,注意力缺陷障礙(ADD)可以作為一個隱喻來表示混亂和健忘。具體的疾病也可以作為辯論和描述語言的類比。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癥,ADD(注意力缺陷障礙)等,阿爾茨海默病常被用來比喻任何表現出雜亂無章、注意力不集中或健忘的事物。肥胖有時被用來形容過度或過度肥胖,而厭食癥則表現為極度消瘦、否認或吝嗇。癌癥被用作修辭,尤其是在政治辯論中,描述任何危險的、有害的或陰險的事物。這包括那些非常糟糕、很難看到、以隱藏的、自私的或惡意的議程運作的東西。在文學和哲學中,作者們廣泛地用疾病來比喻宗教、社會,19世紀的象征主義和頹廢運動經常用金屬疾病作為藝術情感的類比。各種現代文學和哲學流派,如存在主義,經常將疾病與精神、社會進行類比,二十世紀末,學術界對疾病和疾病的許多文學用途給予了廣泛的關注,使疾病和病理學成為文學批評和理論的流行比喻,作者們廣泛使用疾病作為隱喻來描述宗教、社會和政治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