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主義是一種文學批評理論流派,它只根據文本的結構特征來分析文本,而不是結合傳記、社會政治,或者跨學科的分析。一個形式主義學者斷言,評價一個敘事的所有必要的東西都可以在構成這篇文章的語法結構和文學手段中找到。...
形式主義是一種文學批評理論流派,它只根據文本的結構特征來分析文本,而不是結合傳記、社會政治,或者跨學科的分析。一個形式主義學者斷言,評價一個敘事的所有必要的東西都可以在構成這篇文章的語法結構和文學手段中找到。形式主義從以前的文學思想流派中提出了一個根本性的轉變,即文本主要是在作者。這一學派是20世紀初由一批俄國學者開創的,它為結構主義和新批評以及一些與形式主義前提相矛盾的流派奠定了基礎。

形式主義是一種文學批評流派,作為一種分析框架,形式主義是極端字面的,雖然框架完全依賴于文本分析,但形式主義學者并沒有深入研究隱喻、寓言和象征主義來支持分析,相反,形式主義學者只使用給定文本中明確陳述的內容,避免任何潛臺詞。如果一篇文章的主題是一個人把石頭扔進池塘,形式主義學者只考慮一個人把石頭扔進池塘,而不考慮人、石頭和池塘在敘述中可能象征什么。形式主義學者會研究作者是如何做到的,在逐句逐字的層面上,描述事件而不是事件的含義。1916年,一批俄國學者創立了詩歌語言研究學會,它很快發展了許多形式主義的基礎。這個協會是作為對上個世紀浪漫主義文本的學術研究的回應而創立的雖然對這些文本的分析幾乎完全集中在作者身上,但形式主義是現代學術界第一個關注實際而非有意的學派,在著名學者維克托·什克洛夫斯基(Viktor Shklovsky)和鮑里斯·艾森鮑姆(Boris Eichenbaum)的領導下,形式主義在學術界掀起了一場理論革命批評理論,無論是贊成還是反對,都將在整個20世紀占據主導地位。結構主義和新批評直接受到形式主義學術的影響,但它們偏離了原作的硬性和快速性。新批評嚴格地處理諸如語法、句法、詩性格律等文本特征,在某種意義上,新批評試圖充分利用形式主義思想,并將其與對特定文本的美學進行更深入、更具象征性的分析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