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音樂“嘗”起來是什么味道的?

    據說人對音樂可以有很高的品味,那么音樂的味道究竟是怎樣的呢?它嘗起來是什么滋味呢?牛津大學跨通道實驗室的實驗心理學家Charles Spence及其同事或許能為此提供一些深入的見解。

    跨通道實驗室旨在探究觸、味、嗅、視、聽五種感覺的通感現象。他們的研究成果中,關于聽覺和味覺刺激的研究表明味道和音調具有內在聯系。高音主要與酸味和甜味關聯,而低音則更多地與苦味和鮮味相關聯。(一般認為,哺乳動物具有5種基本味覺,即:酸、甜、苦、咸和鮮。)

    此外,他們的研究發現食物的味道可能隨背景音樂而改變。在一項試驗中,受試者聽著不同音樂品嘗太妃糖——一組所聽的音樂音調偏高,另一組則偏低。然后在苦-甜尺度表上為太妃糖打分。結果竟得到了苦-甜交響樂:有音調偏高的音樂伴奏時,受試者認為吃到的太妃糖更甜,而在音調偏低的音樂伴奏時,吃到的太妃糖更苦。受試者并不知道,他們吃到的是完全一樣的太妃糖,惟一不同的是音樂。

    這是音樂-味道搭配領域一個激動人心的時刻,Spence說。這類實驗正走出實驗室,來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從高檔餐館到街邊小店,幾乎無處不在。受太妃糖實驗啟發,Spence與藝術家Caroline Hobkinson合作在倫敦的一家實驗餐廳沃爾夫之家(House of Wolf)設計了一種“音樂蛋糕”(sonic cake pop)。這種甜點是裹著巧克力并且味道既苦又甜的太妃糖,同時還附有一個手機號碼。撥通這個電話,食客就可以通過按“1”選擇味道更甜的點心,或按“2”選擇味道更苦的點心,然后就會聽到相應的高音音樂或低音音樂。據Spence介紹,改變背景音樂使得食客對苦甜度的評價改變了5-10個百分點。

    在音樂-味道搭配這個領域,可以說是天高任鳥飛。Spence最近為英國航空制作了一張專輯“Sonic Seasoning”,其中包含13個曲目,目的在于強化英航菜單上部分食品的口味。有些搭配是根據音調決定的,比如,咖啡會配以歌劇《圖蘭朵》(Turandot)中普拉西多?多明戈(Plácido Domingo)演唱的《今夜無人入睡》(NessunDorma),因為咖啡的苦味與這位歌唱家低沉的聲音很搭。其他曲目則有不同的考慮——品嘗異族佳肴若伴以其民族音樂,感受會大大增強,他解釋道,“如果提供民族特色食物,許是印度風味,或蘇格蘭,或法國,或意大利,然后為人們創造出適宜的氣氛——法國酒伴以法國手風琴,印度餐伴以印度錫塔爾琴——倘若音樂對路,會大大增強食物的地道口感。”

    音樂和味道的關系仍是一片待墾的處女地。Spence表示,目前關于音樂和味道之間相互作用關系的發現多屬臆測,嚴謹的科學發現尚少。他懷疑音樂對味道的影響要大于味道對音樂的影響。“這在某種程度上可以歸結于神經資產”,Spence解釋說,“因為我們大腦給予聽覺和視覺的關注要遠遠多于味覺和嗅覺。”

    鑒于音樂可以改變人們對食物甜度和咸度的感受,Spence的一項長期計劃就是探究如何利用音樂-味道的互聯搭配讓人們吃得更健康。要實現這一計劃,類似的研究必定會比當前的時間跨度更長。此外,他們很有可能從削減糖分著手,因為在對味道進行音樂匹配方面甜度比咸度更容易理解。

    你會為食物配什么音樂呢?如果你能暫時不去琢磨應該回復哪個表情符號,暫放下網絡姻緣,不妨到BuzzFeed網站做做這個測試吧。那是由著名感官品牌機構Condiment Junkie依據牛津大學跨通道實驗室的研究成果開發的。

    (作者:蕾拉·艾普雷特,人文飲食類作家;翻譯:張鶴;審校:海帶絲)

    • 發表于 2014-12-24 00:00
    • 閱讀 ( 781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