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似惡魔,人人都可能受其侵害,但醫學研究證明,下列人群受害的可能性更大,應及早防范。
常喝很熱的濃茶者
經常飲用高溫(80攝氏度以上)濃茶水,不但易燙傷食道,形成食道慢性潰瘍,茶中的鞣質由于在損傷部位沉積,更易刺激受傷食道上皮細胞,促使慢性潰瘍經久不愈,導致癌變。
經常熬夜者
癌細胞是在正常細胞裂變過程中發生突變而形成的。夜間是細胞發生裂變最旺盛的時期,如果夜晚睡眠不足、人體抗病能力降低,就很難控制細胞發生變異而形成癌細胞。熬夜者為提神常吸煙喝咖啡,也易使更多的致癌物侵入人體。
憋大小便的人
患膀胱癌的風險與尿液滯留的時間成正比。尿液中含有一種致癌物質能侵犯膀胱肌肉纖維,使其癌變。大便中有害物更多,硫化氫、糞臭素和其他致癌物,若經常刺激腸粘膜,也會導致癌變。
過敏體質者
美國科學家調查了近4萬人,凡是有哮喘和對某些藥物或化學試劑過敏的人,比無過敏者更易發生癌癥。如有過敏史的女性罹患乳腺癌的機率比正常人就高30%;有過敏史的男性罹患前列腺癌的機率比正常人高41%。
膽固醇過于低者
美國一些專家認為,血清膽固醇過低的,其結腸癌發生率較高,血清膽固醇低于19毫克/1000毫升的人,其患結腸癌的危險性比正常人高3倍以上。膽固醇低雖不是致癌的直接原因,但是癌癥易潛伏的結果。
偏吃肉食者
美國哈佛大學專家發現,每天以豬、牛、羊等畜肉為主食的人,患腸癌的比例比那些每月只吃幾次少量肉食者高2.5倍;患胰腺癌的危險性也隨食入肉量的增加而增加。
癌癥病人的子女
現代遺傳學研究認為,人類癌癥的發生約85%以上與環境因素有關,有些人對某些癌癥有一定易感性。癌癥病人的后代患癌的風險高出一般人群。如胃癌病人的子女遭受癌癥之害的機會,超過其他人的4倍;母親患乳腺癌,其女兒“重蹈覆轍”的機率也高于健康者;家庭中如果父母有患結腸癌的,其子女往往會有半數患結腸癌;據日本學者對肺癌遺傳因素調查發現,患鱗狀細胞癌的有家族史的占38%;患肺小細胞癌的占58.3%。
夫妻一方患癌的
資料表明,夫妻雙方同時或先后患癌的現象,有逐漸增多的趨勢,稱為“夫妻癌”。專家認為,相同的不良生活方式為其禍根。
高血壓患者
高血壓雖不能直接導致癌癥,但是兩病的發生有著共同的機理,如肥胖、嗜酒、吸煙、吃鹽過多,既能使血壓升高,也能誘發癌癥。所以積極防治高血壓也能降低患癌風險。
維生素缺乏者
瑞士專家認為,體內保護性維生素少的人,易受癌癥侵犯;維生素A缺乏者,罹患肺癌的危險增加3倍;胡蘿卜素缺乏者,罹患胃癌的危險增加3.5倍,食道癌、腎上腺癌的危險性增加2倍;在維生素E不足的人群中、唇癌、口腔癌、皮膚癌、宮頸癌、胃癌、腸癌、肺癌的發生率都高。
(答案整理自中國抗癌協會)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