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睡眠不足容易胖?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的調查顯示,約7~19%的成年人沒有得到足夠的睡眠;美國成年人所有就業者中的30%和44%的夜班工人平均睡眠時間不足6個小時,而50年前這一比率不到3%。另外,近40%成年人每月至少有一次在白天陷入意外的睡眠;估計有5000萬至7000萬美國人患有慢性睡眠障礙。

    在1999年,芝加哥大學設計一項短期干預睡眠試驗,12名年輕健康志愿者(年齡22 +/- 2)在嚴格限定熱量攝入和體力活動情況下,分別連續2天限制和延長睡眠時間。結果,睡眠限制導致志愿者血清中可以降低食欲的瘦素減低(18%,P =0.04),促進食欲因子胃促生長素增加(28%,P<0.04),并使得饑餓感增強(24%,P<0.01)和食欲增加(23%,P=0.01),食欲增加尤以對含高熱量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食物明顯(增加33%~45%,P =0.02)。

    這一看似簡單的試驗的意義在于首次揭示睡眠缺乏能夠很快的深刻地影響到人體生理代謝,并闡明了這種影響的生物學基礎:瘦素由脂肪細胞產生,增加人的飽腹感,抑制食欲;胃促生長素由胃產生,增加人的饑餓和食欲。試驗中瘦素的減低和胃促生長素的增高,就意味著人食欲增加,人就需要僅是更多的食物。

    脂肪細胞對胰島素敏感性下降,意味著脂肪細胞對于葡萄糖攝取和利用減低,同時胰島素抑制脂肪組織內甘油三酯分解作用減弱,游離脂肪酸釋出增加,刺激肝細胞合成甘油三酯及膽固醇酯增加,后兩者進一步促使肝臟組織分泌極低密度脂蛋白增加。結果就是脂質類物質聚集在脂肪組織促進肥胖的加劇,同時引發高脂血癥、動脈粥樣硬化等疾病發生。

    睡眠對于代謝的影響受自主神經調節,我們知道,限制睡眠相當于使人處于一種應激狀態,可以激發交感神經興奮,進而對于人體消化系統產生抑制,抑制胰腺分泌胰島素,而瘦素水平與胰島素刺激的脂肪細胞對于葡萄糖的攝取平行,抑制胰島素的分泌也就是抑制了脂肪細胞對于瘦素的分泌,從而會增加食欲,導致體重增加。

    “馬無夜草不肥”,這句話其實并不適用于馬,只適用于人。動物的睡眠和進食都嚴格受“生物鐘”節律調控。動物實驗發現,在不是動物進食的時間點喂食,動物通常不會進食。人的睡眠節律受多重因素影響出現顯著改變;而進食的節律性更不明顯,人是“想什么時候吃就什么時候吃的唯一一種動物”。但是,體內代謝的生物節律性要嚴格得多,因此,人往往“把飯吃錯”——進食與生物鐘節律不一致,尤其是很多國人習慣性的“夜宵”,再加睡眠不足因素,更容易導致肥胖的發生。

    (答案整理自科學公園)


    • 發表于 2013-10-12 00:00
    • 閱讀 ( 1377 )
    • 分類:其他類型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