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液化是一種將煤(固體燃料)轉化為柴油和汽油等液體燃料的替代品的工藝。在歷史上,這種工藝曾在沒有可靠原油供應的國家使用過,如德國和南非。該工藝所用的技術相當古老,煤液化技術最早在19世紀實施,目的是為室內照明提供天...
煤液化是一種將煤(固體燃料)轉化為柴油和汽油等液體燃料的替代品的工藝。在歷史上,這種工藝曾在沒有可靠原油供應的國家使用過,如德國和南非。該工藝所用的技術相當古老,煤液化技術最早在19世紀實施,目的是為室內照明提供天然氣。未來,煤液化可用于生產用于運輸和取暖的石油,以防原油供應中斷。

煤在液化之前是一種固體燃料。煤液化分為兩個主要階段:煤煤氣化和煤氣制液體(GTL)。在煤氣化過程中,將空氣和蒸汽加到原煤中,原煤被加熱到幾百華氏度(攝氏度)。煤中的碳與氧和水發生反應,產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氫氣和甲烷等其他氣體。二氧化碳是廢物可以排放到大氣中;其他氣體可以燃燒或送去進一步處理。在19世紀,在電力照明之前,這種氣體被燃燒來為建筑物和街道提供光源。

煤炭液化歷來在沒有原油供應的國家使用,如南非。第二階段也被稱為費托法。一旦煤氣經過過濾和處理,可以加入水或二氧化碳來調節一氧化碳和氫氣的比例。然后熱氣體通過催化劑,使一氧化碳和氫氣凝結成長形碳氫鏈和水烴鏈可以用來替代石油產品,如汽油、煤油和取暖油,而水可以循環利用,并在過程開始時用作蒸汽。煤液化通常比用原油生產燃料貴,但如果原油短缺或不可用,則可以變得經濟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軍隊雇傭它來操作坦克和其他戰爭機器。后來,在南非種族隔離時期,煤炭液化有助于彌補制裁造成的原油損失。在原油供應嚴重中斷的情況下,由于技術的簡單性和原煤的高可用性,煤液化工廠可以相當快地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