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蘚蟲通常生活在溫暖的熱帶水域中。為了保護自己,大多數苔蘚蟲都用一個石質的碳酸鈣外骨骼包圍著它們的軟部,像珊瑚一樣。這種骨骼通常可以在海灘上發現的包殼軟體動物的殼中找到,并且可以通過在流水下用手指摩擦貝殼將其刮去。有些苔蘚蟲不構成骨骼,而是由粘液粘在一起。苔蘚蟲是高度殖民地,又像珊瑚一樣,它們只與珊瑚相距較遠它們有親緣關系,并形成直徑達幾米的菌落,不過幾厘米的直徑更為典型。苔蘚蟲群體中的個體成員很小,通常在0.5到5毫米之間。苔蘚蟲是體腔動物,意味著它們有一個體腔,一個簡單的腸道,有一個嘴和肛門。除了lophophoshore,大約苔蘚蟲由于體型小,生活方式固定,缺乏循環、運動或呼吸系統。氧氣直接擴散到動物的細胞中,因為它太小了。它們還有一個非常簡單的神經系統苔蘚蟲是在早奧陶世(4.88億年前)的化石記錄中發現的,但它們可能存在得更早,在寒武紀,但此時缺乏堅硬的骨骼。它們可能是由類似佛龍的祖先進化而來的。佛龍是另一個簡單的羅布霍霍拉類動物。大約有8個,1000種苔蘚蟲,有50種淡水物種,其余為海洋生物。它們有時是彩色的——藍色、棕色、紫色或紅色——在潛水時可以看到它們的菌落。苔蘚蟲是水生食物金字塔的第一級消費者,消費小細菌和單細胞生物,并為放牧提供食物海膽和魚類等動物。它們是后寒武紀-古生代化石記錄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時在古生代地層中發現它們的骨架是厚片的,因此很難找到其他化石。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