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翼機是一種通過拍打翅膀像鳥一樣飛行的機器。大多數獵戶座都和小鳥差不多大小。已經有人嘗試過更大的載人模型,但迄今為止沒有成功。飛機大小的撲翼機在失控時加速了起飛速度,但完全起飛從未真正成功撲翼機在弗蘭克·...
撲翼機是一種通過拍打翅膀像鳥一樣飛行的機器。大多數獵戶座都和小鳥差不多大小。已經有人嘗試過更大的載人模型,但迄今為止沒有成功。飛機大小的撲翼機在失控時加速了起飛速度,但完全起飛從未真正成功撲翼機在弗蘭克·赫伯特的《沙丘》系列叢書以及最近的電影《天空船長與明天的世界》中得到了普及,這部電影是列奧納多·達·芬奇的肖像畫,他設計了一種撲翼機。這種鳥形撲翼機價格低廉,為全世界的愛好者所用。這種撲翼機是第一款它是達芬奇設計的,在他的筆記本上畫了一些細節。它用薄膜代替了羽毛,這表明達芬奇對飛行機制有一些基本的了解。它本來是人力驅動的,但是沒有產生足夠的升力來起飛。達芬奇的撲翼機很可能從來沒有建造過。我們最接近大型撲翼機的是多倫多大學的一個項目,叫做“撲翼計劃”。這種撲翼機類似于螺旋槳螺旋槳飛機,但沒有螺旋槳,而是有扇動的翅膀。如前所述在一次飛奔中以起飛速度加速,但還沒有嘗試完全飛行。第一架撲翼機可能是由卡爾·弗里德里希·梅爾韋因于1781年在德國制造的,作為重于空氣飛行概念的證明。據稱,它曾飛行過,當喬治·凱利在1799年用數學方法闡明飛行的空氣動力學原理時,很明顯滑翔機比撲翼機更方便,所以在這個方向上的許多研究都被放棄了一些有趣的項目已經使用化學動力的人造肌肉來拍打小型鳥類的翅膀。總有一天,像這樣的機器人可能會被用作監視用的仿鳥。化學動力撲翼機的一個好處是,它們不一定使用燃燒來提供動力,從而使天空免受污染
-
發表于 2020-09-07 09:21
- 閱讀 ( 886 )
- 分類:科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