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顆恒星耗盡了它的氖氣,并繼續燃燒更重的原子核,那么就會產生超新星。在恒星生命的大部分時間里,它會在其核心緩慢燃燒氫氣,把氫原子核融合成氦原子核,慢慢提高其核心中氦的百分比。如果恒星質量足夠大,它將通過三α過程開始融合氦,離開主序,成為一顆巨星。如果恒星的質量更大,它將開始把氦融成碳,這個過程只需要大約1000年。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將真正的大質量恒星與較小的恒星分開。如果一顆恒星的太陽質量小于8個,它會通過太陽風將其大部分包層噴射出去,并留下一個氧/氖/鎂白矮星。如果它擁有更多的太陽質量,那么核心就會收縮,變熱,霓虹燈開始燃燒。霓虹燈燃燒需要溫度在1.2×109 K范圍內,壓力約為4×109 kg/m3。這大約是每平方米400萬公噸。在霓虹燈燃燒核心上方,碳燃燒,氦氣燃燒,氫的燃燒繼續在離核越來越遠的殼層中進行,氖的燃燒基本上依賴于光分解——產生能量極高的伽馬射線的過程,它強烈地撞擊原子核,使質子和中子脫落,甚至使原子核分裂成兩半作為一顆垂死恒星的核心,光分解將α粒子(氦原子核)從氖原子核中剝離出來,產生氧和α粒子作為副產品。高能α粒子隨后與氖原子核融合,生成鎂。隨著時間的推移,恒星耗盡了它的氖,核心再次凝結,此時氧開始燃燒。如果這顆恒星不斷燃燒越來越重的原子核,最終到達無法以可持續方式點燃的鐵,核心崩塌,接著是超新星。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