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公元一世紀開始,古代文獻中就討論了制硫酸的過程,方法有很多變化。過程中涉及的內容取決于成品的用途。在最初幾個世紀的工業生產中,硫磺和硝酸鉀一起燃燒,并與蒸汽結合制造一種弱硫酸。現代工業硫酸生產方法包括將硫和...
從公元一世紀開始,古代文獻中就討論了制硫酸的過程,方法有很多變化。過程中涉及的內容取決于成品的用途。在最初幾個世紀的工業生產中,硫磺和硝酸鉀一起燃燒,并與蒸汽結合制造一種弱硫酸。現代工業硫酸生產方法包括將硫和氧與熱結合,同時使用氧化釩作為催化劑。幾乎所有工業級應用都使用這種方法,即接觸法,制造硫酸。硫酸燃燒需要大量用水灌溉。硫酸最初被稱為硫酸油,許多古代文獻將硫酸稱為天然礦物。幾個世紀以來,人們發明了許多人工制造硫酸的方法生產硫酸,其濃度水平不同。大多數方法的中心是將硫磺或各種硫衍生物與其他元素加熱,然后將最終產品與水結合。英國發明家約翰·羅巴克根據17世紀荷蘭化學家發明的方法,對原工業方法進行了改進,被稱為鉛室法。羅巴克利用硫磺和硝酸鉀,也就是眾所周知的硝石,發明了一種在充滿蒸汽的鉛室中燃燒這兩種礦物的方法。盡管其濃度低于現代硫酸,但這種方法直到19世紀才成為大量制備硫酸的標準經過兩個多世紀的改進,最終產品得到了凈化,濃度提高到78%,對各種染料和其他工業應用的需求不斷增加,需要更高濃度的硫酸因此,在工業革命期間出現了制造高濃度硫酸的方法。干法蒸餾使二硫化鐵經過幾個階段的加熱和分解,生產氧化鐵和三氧化硫。向三氧化硫中加水可產生各種濃度的硫酸。簡單的制酸方法比工業方法涉及較少。在化學課堂實驗中,孩子們經常被教導如何制造弱硫酸。這種方法涉及到一個簡單的過程,很像最初的鉛室工藝。這些教學課程通常使用本生燈、銅端蓋、一些硝酸鈉、一些硫磺和一個塑料蘇打容器作為反應器。加熱用于熔化銅端蓋中的硫和硝酸鈉。一旦充分燃燒,銅儀器被放置在一個部分裝滿水的塑料容器內。隨著時間的推移,容器中會充滿各種氣體副產品,這些副產品被吸收到水中生成硫酸。通常情況下,該過程需要幾個小時才能完成,而工業過程由于涉及的過程更復雜,完成得更快
-
發表于 2020-09-08 03:17
- 閱讀 ( 793 )
- 分類:科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