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一條新聞——《輸血染艾滋女童家長質疑調查慢 官方:那你來吧》在網上熱傳。2010年5月,毛毛做心臟病手術時輸血,9月被檢測出感染艾滋病毒。時隔4年多,今年1月4日福建終于給出官方答復:毛毛因輸注"窗口期"而感染的可能性極大。在被質疑“辦事效率低”后,衛計委人士卻回復:那你來做我這工作吧。

這起事件非常不幸,但還原起來不難。艾滋病的傳播途徑有以下幾個:性傳播、血液傳播、母嬰傳播。因為患兒年幼,其母也不是艾滋病患者,母嬰傳播可以排除;性傳播一般也不會發生在幼兒;那唯一途徑就是血液傳播了。再追蹤下去,的確在患兒當年的心臟手術中有過輸血制品的事實,再查下去,發現提供血源的獻血者中真的有一位HIV感染者,只是在獻血時處于檢測“窗口期”,無法測出HIV感染,導致他雖然測不出但卻有感染能力的血液最后輸入到患兒體內。
這是醫療事故嗎?不是!醫療事故是指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在醫療活動中,違反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過失造成患者人身損害的事故。這起事件中并無血站、醫院、醫務人員違反法規的證據。
這是醫療過錯嗎?也不是!醫療過失是指醫務人員在醫療活動過程中,在具體實施醫療行為時沒有履行應盡的注意義務,未能預見并避免損害結果的發生,從而導致患者人身或財產利益受損。判斷的標準是對損害結果能否預見,而血制品是否有預見感染性疾病的發生呢?有。
在網上搜索輸血知情同意書,可以輕易找到規范的文本:“現有檢測手段不能完全解決病毒感染的窗口期和潛伏期問題…”


艾滋病的窗口期是怎么回事?為什么現代醫學至今也拿它沒辦法?
艾滋病的元兇是艾滋病毒,全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它是長這個樣子的:賊頭賊腦,外面還頂著個馬甲裝清純,讓免疫細胞識別不了它們。

這是它們(黃色粉末狀)在進攻一顆淋巴細胞時的照片:

進入人體后,它不侵犯一般老百姓(非免疫細胞),卻專侵犯軍隊(具有免疫防衛功能的細胞群,免疫學稱為CD4+淋巴細胞),而且偽裝本領極高,軍隊不能識別它們。當它們成功潛入軍隊后就馬上脫掉馬甲,開始組織策反工作,最終令軍隊腐化墮落(CD4細胞被侵蝕),導致免疫系統崩潰,這時候,即使感染了普通感冒,亦可能致命。盡管令人聞之色變,但實際上HIV在體外卻非常脆弱,很多方法能滅掉它們:60度高溫、50%酒精、0.3%雙氧水…體內HIV與體外HIV的差距,就是木棍與導彈的差距。
進入人體后,它們從小清新到露出猙獰面目引起免疫系統警覺,即從侵入后到血液中可被檢測出相關抗體的時間,叫“窗口期”,注意!窗口期只是病毒檢測不出,并非沒有傳染性;而且不同的人,窗口期長短有差異,短則二周,長則半年。但隨著檢驗手段的進步(比如試劑改良、釆用聯合免疫分析同時檢測HIV-1和HIV-2抗體和HIV-1 p24抗原),這個窗口期已在逐漸縮短。現在大多數人在感染四周內就能測出,最新的CDC指南明確指出檢測時間是在發病時、第四周和第12周連續檢測艾滋病病毒,已不建議在6個月時還要繼續檢測。
從以上可知,如果獻血者恰好處于感染后的窗口期,現有檢測手段是無法得知的,這也是所有血制品的潛在風險,也是每次輸血前,醫療部門都會要求受血者(或其代理人/監護人)簽署知情同意書的原因。
有人可能會說,輸血有這么高風險,那為什么還要輸?因為不輸血你馬上就有生命危險啊。
真出現輸血意外怎么辦?很遺憾,目前只能像福建衛計委那樣盡人道主義責任,另外就是擴大輸血來源的選擇比如圍手術技術(手術前后回收和輸回病人的血)、指定血源輸血等。除此之外,還是要加大普及相關醫學知識…
HIV具有不同于一般病毒的潛伏期、攻擊耙目標、致死率和清除特點。迄今為止也沒有發現過一例感染HIV后自愈的病人。這種病毒攻入人體后很快就建立了自己的病毒庫,不但快速摧毀我們的免疫系統主力(CD4淋巴細胞),還擁有超強的繁殖和變異能力,對此,我們反抗HIV的糾察部隊——CD8淋巴細胞,應接不暇,毫無辦法。
值得安慰的是,隨著醫學進步,我們對艾滋病的研究和認識越深入,加上世界各國政府公衛、宣傳部門的努力,感染了HIV的患者從無癥狀的潛伏狀態進展為有癥狀的艾滋病期已經越來越長,HIV感染者的壽命已經明顯延長,生命質量也得到很大的提高,只要科學地控制,HIV攜帶者甚至可以正常地生育。
更振奮人心的是,我們也許能從別的途徑消滅HIV:2012年7月在華盛頓舉行的第19屆世界艾滋病大會宣布了一個重磅消息——我們已經擁有了終結艾滋病的利器,對傳染源即感染者實行藥物治療,可將異性間傳播率降低96%,這是在安全套和免費針具后又一個強力防艾措施。這種藥叫Truvada(主要成分為恩曲他濱和替諾福韋),已被FDA批準作為首個在健康人中使用的艾滋病預防藥物,每天服用固定劑量的Truvada,可以長期有效地預防HIV感染。

2014年5月14日,美國疾控中心(CDC)更新的HIV暴露前預防性治療(PrEP)指南,建議四種高危人群接受暴露前預防(PrEP)的措施:男男性行為者、HIV高風險的異性性行為者、HIV單陽伴侶中的HIV陰性者、靜脈藥癮者。對暴露后預防性治療(PEP)的方案則是:替諾福韋+恩曲他濱+拉替拉韋或多魯特拉韋(dolutegravir)。

更利好的消息:隨后英國的PROUD試驗、法國和加拿大IPERGAY試驗在近期對Truvada的臨床試驗因效果太好而提前終止,已有極強的證據顯示它能預防HIV。
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UNAIDS)報告:2013年新發HIV感染人數210萬,與2001年(340萬)相比降低38%;艾滋病相關死亡人數持續下降,2013年艾滋病病死率比2005年相比下降35%;2014年6月已有1360萬HIV感染者獲得抗逆轉錄病毒藥治療,比2012年的970萬人上升40%。艾滋病流行,有望于2030年結束。
(作者:昡鐡重劍)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