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SB 157是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于2006年發布的一份出版物,旨在澄清美國上市公司資產估值的會計實務。該出版物旨在提高資產估值報表的準確性,為投資者提供關于公開披露中所列資產的真實公允價值的概念。FASB 157的一...
FASB 157是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于2006年發布的一份出版物,旨在澄清美國上市公司資產估值的會計實務。該出版物旨在提高資產估值報表的準確性,為投資者提供關于公開披露中所列資產的真實公允價值的概念。FASB 157的一個直接結果是許多大公司發生了重大的減記。會計實務的變化是由FASB根據會計和金融界的變化趨勢而決定的。
![]()
根據FASB157,當公司對資產進行估值時,它必須根據其公允價值估計值的可靠性將其分為三類。一級資產可以采用按市價計價的會計方法進行估價,并且因為它們與公開市場上定價的相同資產掛鉤,所以估值最準確。例如,債券很容易估值,因為它們的公允價值市場價值是已知的。二級資產的估值有些困難,必須使用定價模型進行估值。這就是所謂的按市值計價的會計方法。公開市場上不出售同等資產,提供一個價格點,但交易或出售的資產足以使估值成為可能,允許公司對其價值進行合理估計。最后,三級資產(如抵押貸款證券)無法準確估值,且在大多數情況下具有高度流動性。在FASB 157之后,三級資產價值較高的公司被迫減記其總價值,反映了其資產評估的不確定性由于許多公司在21世紀初對這類資產進行了大量投資,因此《財務會計準則第157號》的生效日期標志著許多公司的國有資產價值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可以作為證據,表明需要公布這類資產,為了讓投資者更準確地了解他們感興趣的公司的價值。在2007年FASB 157生效后不久,一場全球性的金融危機發生了,而且大部分危機都圍繞著三級資產展開。造成這場危機的因素很多,會計準則的收緊當然不能歸咎于此對于許多大公司的價值下降,會計實務的改變并沒有引起價值的實質性變化,只是使許多上市公司的實際價值更加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