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現股息模型涉及到由基礎公司發行的股息的未來價值轉換為凈現值。例如,X公司派發0.75美元(USD)股息,其他類型投資所需回報率約為6%,假設公司不是成長型公司,則現值價格按0.75美元除以0.06計算,每股收益為12.50美元。如果X公司股票的當前股價為11.00美元,那么被低估的股票將被證明是一項值得投資的股票。另一方面,如果該股票目前的售價為13.00美元,則估值過高。對于成長型股票,投資者應修改折現股利模型的公式,將公式的分母改為r-g,其中r為折現率,g為假設增長率投資者可以根據公司過去的業績記錄、公司所在行業的增長率或公司的其他已知變量(如即將推出的新產品)來估計未來的增長率。如果X公司的投資者假設增長率為2%,現值的計算方法是用0.06減去0.02,再除以0.75。在股息貼現模型(也稱為Gordon模型)中使用這種增長修正,投資者可以看到股票的現值為18.75,然而,當考慮公司的預期增長時,Gordon模型假設股息隨時間的推移而恒定,而業務增長率不變。反對貼現股息模型的人指出,DDM依賴于相當數量的投機行為。股息可能不是固定的,公司可能以不同的速度增長這個公式的問題在于建立了預期收益率或折現率,這也可能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化。超過預期利率的高增長率也會使公式失效,由于沒有股票是負價值的,股利折現模型確實強化了公司價值來源于其未來現金流的基本原則,但其缺點指出投資者需要使用多種金融工具來評估證券投資。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