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報差距是指共同基金實際提供的回報與該基金持有最近上市的股票所能獲得的回報之間的差額。回報差距信息必須每年至少向公眾披露兩次,但近50%的共同基金每季度都會報告這一信息。2006年1月發表在《紐約時報》上的一項...
                    
                    
                        回報差距是指共同基金實際提供的回報與該基金持有最近上市的股票所能獲得的回報之間的差額。回報差距信息必須每年至少向公眾披露兩次,但近50%的共同基金每季度都會報告這一信息。2006年1月發表在《紐約時報》上的一項研究發現,與持續存在負回報差距的共同基金相比,具有持續正收益差距的共同基金更有可能在未來表現良好。
![]()
這項研究歷時20年,調查了2500多只國內股票型共同基金的收益缺口信息。研究結果不受投資組合信息披露次數的影響,研究人員根據收益缺口信息創建了兩個假設性投資組合,一個投資組合包含前10%收益缺口最為一致的基金,另一個投資組合包含收益缺口表現最差的10%基金。從1985年到2003年,第一個投資組合平均每年跑贏大盤3.8%,另一個組合表現差4.4%,這是研究人員在長時間內對不同的基金選擇策略進行回溯測試時發現的最大的業績差異。當將一只共同基金與其回報差距進行比較時,它是在與自己獨特的表現進行比較。這與傳統的衡量共同基金成功與否的方法不同,傳統方法是將共同基金與任意的市場基準進行比較。用這種老方法,共同基金可能看起來比實際情況好或差,因為它很容易與錯誤的指數進行比較雖然回報率差距并不是一個人在決定投資組合中應該包括哪些基金時應該使用的唯一工具,但它當然應該是一個考慮因素。此外,在決定那些在其他方面似乎具有同等成功潛力的基金時,它也可以是決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