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酒后為什么會尿頻和口渴?

    酒精是使用最廣泛的“情感潤滑劑”。節日期間,社交性飲酒成為了很多人生活的主基調。酒過三巡,人們就不約而同或結伴而行的奔波于酒桌與廁所之間;同時還會感到口渴、不斷喝水。

    酒具有一定利尿作用,是大多數人的常識。但是,具體是如何作用的?對于人們的生活和健康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呢?

    水的生理

    從本質上,我們仍然是“海洋生物”——生命活動依賴于一定濃度的鹽水(0.9%的氯化鈉溶液,也稱為生理鹽水)。水分占人體整體重量的60%,其中40%處于細胞之中,稱細胞內液,另20%處于細胞外,稱細胞外液。細胞外液有分為組織間液和血液,血液通常占7~8%,也就是說一般成年人血液總量在4~5升。

    人體內水分并非死水一潭,而是具有高度流動性,每天約有50000升水穿越各種生物膜,而最終又回到原點。50000升,沒錯,我們身體內每24小時的水分“流量”高達50噸。

    生命活動要求如此龐大的液體環境必須保持一個動態平衡,這一艱巨任務是由我們的腎臟在大腦的調控下完成的。

    腎臟的首要任務并非我們通常認為的那樣是一個排泄器官,而是維持身體水分、電解質和酸堿動態平衡的“維穩”器官。就人體水平衡來說,每分鐘有125毫升血液在腎臟被過濾,除了血液細胞和少數高分子蛋白質外的絕大部分經過腎小球濾出進入腎小囊,被稱為原尿。每天一個人可以濾出高達180升原尿,是整個人體血液容量的40倍。


    如果被濾出的水分不能幾乎全部被重新吸收會血液,那么只需1個小時人體就會干涸。當然,絕大部分的水分和溶質(葡萄糖、氨基酸、鈉、氯化物、鉀、磷酸鹽和碳酸氫鹽等)均在腎小管被再吸收回到血液;人體真正不需要的少數代謝終產物,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廢物,是由腎小管分泌的形式進入尿液最終被排出體外,可以說,排泄廢物僅僅是腎臟的一個“副產品”。

    再吸收主要發生在近曲小管和髓袢,僅有約10%的水分在遠曲小管被重吸收。而這個過程也是人體可以主動調控的過程。內外環境刺激導致體內水合情況被體內不同感受器接收,最終通過多種激素作用于遠曲小管來調控水重吸收排泄量的多少。

    主要激素包括抗利尿激素、加壓素和醛固酮。前兩者主要調控水分的重吸收,后者調控水分和鈉離子的重吸收。

    正常情況下,每天濾出的高達180升的原尿有178~179升被重新收回到血液,僅有1-2升成為終尿被排泄進入膀胱并最終間斷性排出體外。因此,我們每天應該補充6~8杯(約1-2升)水。

    我們的膀胱容量一般在300毫升,接近或者達到這個容量會刺激產生尿意,一般人通常排尿5~6次,夜間0~1次。

    下表所示,每天水分和主要溶質濾出、重吸收和排泄情況。

    物質

    原尿(每天濾出腎小球囊量)

    重吸收(每天返回血液量)

    終尿

    (每天排出體外量)

    180

    178-179

    1-2升 (因此,我們每天應該補充6~8杯水)

    蛋白質(小分子)

    2.0

    1.9

    0.1

    鈉離子(Na+)

    579

    575

    2-4 克 (一個健康的人每天可以處理約4.2克飲食中的鈉)

    氯離子 (Cl-)

    640

    633.7

    6.3

    碳酸氫根離子(HCO3-)

    275

    275

    0.03

    162

    162

    0克 (健康的人尿液中不應該含有任何糖)

    尿素

    54

    24

    30

    鉀 (K+)

    29.6

    27.6

    2.0

    尿酸

    8.5

    7.7

    0.8

    肌酐(肌肉分解代謝產物)

    1.8

    0

    1.7

    • 發表于 2015-03-08 00:00
    • 閱讀 ( 1008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