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11的拿手好戲是屁股噴火,現役飛機中,還沒有誰像它那樣玩得瀟灑——半空中扛著一火把“招搖過市”。軍迷朋友們都知道,F-111這么做主要是為了空中放油,今天我們就來說說,空中放油為哪般。
獨辟蹊徑
紅外制導導彈很厲害,被它盯上后麻煩得很。不同的飛機有不同的應對方式,但最主要的還是拋灑熱誘餌彈來規避。不過,有的飛機防御紅外導彈很另類,比如前蘇聯開發的機尾火焰型誘餌。

前蘇聯入侵阿富汗期間,為了應對肩射式防空導彈的攻擊,使用了一種少見的誘餌,這就是機尾火焰誘餌。戰機在發現被紅外導彈追擊時,就從戰機尾部持續不斷地將少量飛機燃油灑入飛機的尾流中,被點燃后,戰機長時間拖著一個大大的火把,火焰十分明亮,發出的紅外輻射能量是發動機尾焰的數十倍,如此,紅外導彈就難以識別了。另外,戰機尾部的明亮火焰跟戰機具有相同的運動速度,這又增加了紅外導彈的識別難度。不過,這種放紅外導彈的方式已經過時了,針對現代化的紅外制導導彈,尤其是紅外成像制導的導彈來說,這招很難管用。
為了降落
上面說的空中放油,其實只是一種較另類的應用。空中放油最主要的應用還是為了以一個更輕的重量來著陸。這個不僅適用于各種戰機,更廣泛應用在客機上。客機在設計的時候,都有一個“最大著陸質量”,如果飛機在降落時超過這個“最大著陸質量”,那么起落架就可能受損,嚴重的情況,飛機也會有危險。客機起飛前,都是提前計算好到達目的地時飛機的重量,經過長途飛行,到達時,燃油正好用的差不多。但是,常常會有這樣的情況,客機起飛后,本來是要跨洋飛行的,但是如果此時飛機受損,或者出現其他緊急情況,必須返回時,那么此時,燃油就顯得太多了,必須放掉。
比如2002年9月,由溫哥華至北京的CA992國際航班在萬米高空突發意外,一位中國旅客因胃出血發作,生命垂危。為搶救旅客,機長果斷決定,緊急備降美國阿拉斯加的安克雷奇機場。為了安全降落,CA992放掉了30噸燃油。
史上最大規模的空中放油,應該是2001年911事件發生時,當時,很多國際航班被美國拒絕入境,所以,很多飛機剛起飛不久,就收到通知,需要返回,或者在其他國家降落,由于燃料過多,只好放掉。



在哪兒放
不能亂放,這要是在低空人口密集區釋放,必然會引發災難。應該選擇海洋、沙漠、山區等上空放油。另外,很多機場附近會設有放油區。除了地點的選擇,還有高度的要求,一般是不低于3000米,這樣的高度,燃油釋放出來后,就在空氣中霧化和揮發了,不會落到地面。對環境有污染嗎?答案是肯定的,但目前也沒有好的辦法,如果需要的放油量不多,可以采取盤旋飛行,逐漸耗掉燃油,但這個在緊急情況下不適用。
為了表演
別的戰機放油是為了安全,但是F-111,雖然設計之初也是為了以較輕的機身安全降落,但是后來,它更多的是為了表演,而且還玩上了癮。這也是為什么,很多人之所以知道F-111,不是因為它戰斗力十足,而是從它經常扛著火把招搖過市開始的。曾經,F-111也擁有不少創新技術,比如“可變后掠翼”、“低空地形追蹤雷達”等。



然而,人們大多忘了F-111這個曾經的厲害之處,而只知道它屁股會噴火。

F-111一招鮮吃遍天,每次航展上,只要它在,就拉風極了。側身噴火,倒身噴火,玩得好不嫻熟。

我國的戰機
很多戰機都有放油嘴,但少有像F-111的放油嘴長在“屁股”上,夾在兩個引擎之間,并刻意點燃,所以,效果顯著,相當拉風。而很多戰機,比如我國的殲-20和殲-10B,放油時,因為沒有點燃,就是另一種景象了。


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飛機都需要或者具有燃油傾倒的系統。不少飛機,比如波音737、波音717、MD80和A320系列飛機等等,它們就沒有空中放油的功能。如果遇到緊急情況需要返回出發的機場時,飛機會在機場附近盤旋以消耗燃料,如果情況十分危急,就直接著陸。
另外,由于空中放油的現象跟飛機渦流,比如翼尖渦流的現象很相似,結果,以前不少媒體在報道時,常把翼尖渦流當成是飛機在放油。翼尖渦流是大氣相對濕度很高時,產生的一種渦流現象。

要區分空中放油和翼尖渦流不難,一般來說,空中放油時,其“煙霧”剛從飛機尾部噴射出來時,比較細,距離飛機尾部越遠,一般越是粗大,那是燃油在膨脹中霧化。而翼尖渦流的“煙霧”,從頭到尾,基本上是一樣粗細。要了解更多“翼尖渦流”的原理,請參看《知道日報》上的文章《飛機憑啥玩弄云》。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