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大多數人都會定期洗澡,龐大的航空母艦也一樣,它也愛干凈,也要洗澡。而且,航母洗澡的作用可不只是除去臟污的地方,還有很多大家不是很熟悉的功用。
“遼寧號”航母第一次洗澡
我國“遼寧號”航母剛服役沒多久,就放出了好多精彩寫真,其中有一組遼寧號“洗澡”的壯觀場面,一時間引起了好多軍迷的熱烈討論。只見遼寧號甲板上,無數的噴頭在同時噴水,剎那間,甲板上霧蒙蒙一片,而甲板邊緣呢,就像一個瀑布,掛著長長的水簾。

“洗澡”只是一個通俗的親切稱呼,實際上,遼寧號的這種行為叫“洗消”,而甲板上那些密密麻麻的噴頭叫洗消噴頭。航母的洗消是航母三防系統的一部分,三防是指對核武器、生物武器、化學武器的防護。
早在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北部海域發生9級地震并引發海嘯,地震造成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核泄漏,一時間核物質四處擴散,這導致前來救援的美國“里根”號航母受到了輕微污染,而17名駕駛直升機參與救災的機組人員也被檢測出,遭受到輕微核輻射。后來,里根號航母不得不撤出危險地帶,并及時進行消洗作業。


沖個涼,降降溫
航母洗消的另一個作用是,防止紅外導彈的攻擊。這又是怎么回事?其實不難理解,尤其是對一些軍迷來說。
咱們從響尾蛇說起,響尾蛇毒性很大,但它的眼睛就像瞎了一樣,視力特別弱,然而它卻能敏捷地捕捉老鼠和其他小動物。經過人們的研究發現,原來這種捕捉能力應歸功于響尾蛇的熱感受器——“熱眼”。“熱眼”長在眼鏡蛇眼睛和鼻孔之間的地方,這個“熱眼”能夠接收小動物身上發出來的紅外輻射,從而定位小動物的位置。

后來,人們研制出一種導彈,跟響尾蛇一樣,它是根據目標發出的熱源進行定位攻擊的,這種紅外導彈很厲害,在1982年6月的中東戰爭中,敘利亞軍方損失的20多架飛機幾乎全部是紅外導彈擊落的。
航空母艦寬大的甲板,它的溫度要比周圍海水高出不少,如果紅外導彈襲來,很容易打中航母,但是,如果甲板上的洗消噴頭全部打開,噴出大量的海水,迅速降低甲板的溫度的話,就會給紅外導彈準確識別目標帶來一定的干擾。

滅火好幫手
消洗噴頭一下子噴出那么多水,大家很容易想到它的另一個作用,那就是滅火,是的,甲板是航母上最繁忙也是最危險的地方,航母甲板過去多次發生過火災,很多軍人因此而犧牲。1967年7月29日,美國“福萊斯特”號上的一架戰機準備升空時,機翼下掛載的一枚火箭意外點火發射,擊中了另一架飛機的油箱,引發大火,結果,大火又點燃其他戰機的油箱,還導致兩枚有半噸重的炸彈爆炸……直到第二天凌晨,甲板上的大火才被徹底撲滅,事故造成134人死亡,161人受傷,21架飛機完全毀壞,當年的損失超過7200萬美元,相當于現在的5億美元。這次事故后,美國所有航母都加裝了甲板消洗系統。


航母上不是燃油就是各種炸彈,所以,無論是被襲擊時還是平時訓練時,都很容易發生火災,下面的表格是美國航母的火災統計數據。

美國航母上發生的多起火災,讓美國獲得了很多經驗和教訓,而這些教訓也為我國防止航母火災提供了不少經驗。比如改進彈藥的安全性;減少木制品的使用; 改進航母甲板上的主要滅火設施;減少電子設備易燃包覆物; 儲藏室增設消防噴淋系統; 飛行甲板從首到尾配備消防站; 制定燃油搬運和儲存規程;提高艦員的消防意識、嚴禁亂放危險品、亂丟煙頭; 強化消防訓練等等。
洗一次真是不容易
航空母艦的甲板非常龐大,洗澡非常不容易,除了用消洗噴頭噴灑外,有時候好多人都要親自上陣,又掃又拖,場面宏大。

洗澡除了洗掉甲板上的污漬,另一個更重要的作用是除去甲板上可能存在的異物。異物排查是飛行甲板工作人員的定期工作,這項工作暫時沒有好辦法,就是人海戰術,大家排成幾列橫隊,橫貫整個飛行甲板,接著慢慢地從船頭走向般尾,搜尋甲板上散落的異物,這項工作很重要,如果有異物沒有排除掉,一旦被戰斗機吸入發動機,就會造成重大的損失,還有,如果異物被飛機尾部噴出的高速尾焰沖擊,也會讓這些東西成為危險的“高速彈丸”,過去,就曾有過甲板工作人員被吹起的異物擊傷的案例。

航母“洗澡”用淡水還是海水?
不少人對這個問題很好奇,有人說是用淡水,因為海水腐蝕性很大,海水大量沖洗的話航母肯定吃不消。
然而,航母天生就在海上,對于海水的腐蝕早有防范。航母洗澡當然是用淡水最好,不過,航母上的淡水主要是供人員和戰機使用的,彈射器每彈射一次戰機也會需要大量淡水。而航母在遭受生化襲擊或核沾染后,需要進行長時間連續的大量噴水,顯然,淡水是難以供應的,成本很高,只有等到航母靠岸后,有條件了才能使用淡水。
航母“洗個澡”也有這么多講究,看來,它跟咱們平時的洗澡還真是有點不一樣。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