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如何理解“沒有證據顯示有害”?

    在食品安全的爭論中,人們經常聽到“沒有證據顯示有害”的說法。這是一個常見的科學表達,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公眾需要的是“到底是安全還是有害?”于是,這句話經常被演繹為兩種幾乎是相反的解釋:一是“沒有證據顯示有害,就是無害了”,二是“雖然沒發現有害,但不代表危害不存在,所以不能接受”。

    科學是認識世界的可靠工具,它不應該帶給我們這樣的混亂。那么,這個典型的科學表達,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先來打個比方。

    有一片森林,我們想知道里面有沒有兔子。要證明“有”很容易——只要抓到一只兔子,或者拍到一只兔子的照片,就足夠了。

    但要證明“沒有兔子”,就完全是另一回事。從邏輯上說,這甚至無法證明——不管我們花了多少功夫,也只能說“沒有發現兔子”,而不能證明“兔子不存在”。用科學的術語來表達,就是“沒有證據顯示有兔子”。

    如果“森林里是否有兔子”對我們沒有什么價值,我們也就可以不去糾結這個問題的答案。但如果它對我們很重要,那我們就必須根據所擁有的證據來做出判斷。

    第一種情況:我們走馬觀花地在森林里溜了一圈,沒有發現兔子。雖然這時候也是“沒有證據顯示有兔子”,但這里的“沒有證據”是我們“沒有去充分尋找證據”。所以,我們做出的判斷應該是本文開頭所說的第二種解釋:沒有仔細找過,雖然沒有發現,但仔細尋找之后可能會發現。換句話說,我們不應該認為“森林里沒有兔子”。

    第二種情況:我們用各種靈敏的儀器探尋森林里的動物生命跡象,對森林進行地毯式的搜索,搜遍了每一個角落,也沒有發現兔子。這種情況下,科學的表訴依然是“沒有證據顯示有兔子”,但這里的“沒有證據”是我們“進行了各種可能的搜索,都沒有找到”。如果要做出判斷,那么就是本文開頭的第一種解釋:每個地方都找過了,找不到,就應該是沒有了。

    那些通常說的“沒有證據顯示有害”,是哪種情況呢?

    大家熟知的三聚氰胺,是走馬觀花找兔子的典型。它的正常用途不包括食品,所以從來沒有真正地研究過它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它的“沒有證據顯示有害”等于:沒有系統研究過危害,應該當作有害來對待。

    轉基因作物的安全評估,則相當于地毯式搜索兔子。因為公眾對新技術的疑慮,轉基因作物開發過程中的每一步操作,都會仔細審視其“可能帶來”的危害。只有每一步帶來的“可能危害”都被評估為“不超過常規作物”,最后的產品才能獲得上市批準。而同樣改變了物種基因的誘導突變育種(包括太空育種)和雜交育種,都不需要這些評估。各種育種技術得到的產品,都是“沒有證據顯示有害”。但轉基因產品是“可能的有害都被排除了,所以應該等同于無害”。而誘導突變和雜交育種的產品,則是“沒有系統研究過危害,只是相信它無害”。

    還有許多情況介于二者之間。不同的國家對于“排除了多少可能”的要求不同,同樣的東西、同樣的科學證據,在不同的國家評判的結果也就有可能不同。比如面粉增白劑過氧化苯甲酰,安全性研究的證據是相同的,國際食品添加劑專家委員會和美國FDA等機構認為已經足夠做出“安全”的結論,而歐盟則認為“沒準還有未知的可能”。


    • 發表于 2013-11-20 00:00
    • 閱讀 ( 1116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