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水蛭的逆襲:醫用水蛭又回來了?

    水蛭,也叫螞蝗、環節動物門蛭綱,雌雄同體。水蛭生活在沼澤地或長有植物的小水塘里,靠吸食來飲水的哺乳動物的血為生。水蛭的頭尾各有一個吸盤,可刺入皮膚吸血,緊緊吸附住對象的同時釋放麻醉劑,因此不宜被察覺。

    醫用水蛭的歷史

    人類應用水蛭治療疾病已有3000年的歷史,最早的時候,醫學上使用水蛭主要是基于簡單直觀的原因:放血療法盛行,而水蛭能吸血。所以水蛭療法只是用來清除病人身體內多余的血液,甚至曾有人在肥胖病人身上放滿水蛭,期望通過放血來減肥。最早記錄用水蛭來治療疾病的是公元前200年-前130年的希臘醫學家尼坎得(Nicander),他在保存下來的兩首醫學教育詩中第一次提到用水蛭治療有毒動物叮咬,以及其他中毒。在古羅馬晚期和中世紀,人們利用水蛭的這種功能治療扁桃體炎、肝病、眼睛發炎和頭痛。那時的外科醫師習慣在使用前把水蛭放置于沒有水的盒子,讓它們渴上幾個鐘頭,之后會更好地吸血。治療前還要將要被吸血的部位搓熱,并用雞血和鴿子血濕潤傷口以刺激其吸血的興趣。

    1820年到1845年,歐洲對醫用水蛭的需求曾每年以數百萬計增長,僅僅是巴黎的醫院每年就需要600萬只醫蛭,以致這種動物幾乎滅絕。那時水蛭的作用曾被一味放大,拿破侖的外科軍醫甚至提出一切發熱以及發炎的疾病都需要通過抽血治療,但這種“吸血主義學說”很快遭到嘲笑,此后體液病理學說也不斷降溫。19世紀晚期,隨著現代生理學、病理學、微生物學的發展及與水蛭療法相關的感染和失血過多的報道逐漸增多,不少學者認為水蛭療法在現代化的醫院中根本無立足之地,水蛭療法逐漸退出了醫學舞臺。

    現代醫療水蛭的興起

    不過,現代醫學對水蛭的認識和利用并沒有止步,人們發現,水蛭還能分泌一種非常重要的天然抗凝劑——水蛭素,它能使傷口持續流血而不會凝固,此外唾液中還含有血管擴張素,正是些特點,使得醫生發現了它的新的醫療價值。

    在顯微外科、包括整形和重建手術中,進行動靜脈的吻合,重建血液循環是最關鍵的步驟,但由于手術中血管內壁會釋放凝血物質,往往即使血管吻合完成時動靜脈血流都通暢,術后也會出現靜脈血管血液淤積的情況。舉個例子,一個人接受了斷肢再植手術,進行了斷端的血管吻合,但術后檢查卻發現靜脈血流出現受阻或淤積,這時并未形成有效的靜脈回流,斷指會出現淤紫和腫脹,最終將壞死。這時,如果把水蛭放置在吻合處,它可以持續吸走淤積的血液并防止血栓形成,直至人體自身的動靜脈循環完全建立。

    1985年,美國哈佛大學醫學中心的整形外科醫生為一名因被狗咬傷致全耳完全離斷的5歲患者進行了血管吻合再植術,并在術后首次運用水蛭解除了靜脈淤血,使得循環再建,引起不小的轟動,該手術的成功重新確立了水蛭療法在現代醫學中的地位。1987年,中國科學院水生動物研究所水蛭課題組也與某醫院合作,在中國首先應用醫蛭治療斷指再植術后瘀血的現象。

    在醫用水蛭的提供方面,美國FDA在2004年批準了法國公司Ricarimpex SAS的水蛭在醫療上的使用,美國公司Leeches U.S.A的醫用水蛭9-12美元一條,一般儲藏于醫院的冰箱。不過由于在美國醫師使用水蛭還沒有登記注冊或獲得認證的要求,即使得到了一些專業醫生的肯定,目前很難統計有水蛭在美國醫療上使用率究竟有多高。英國的整形外科醫生目前仍然在使用水蛭療法來拯救失敗的皮瓣手術,一項對英國62家整形外科機構的調查結果顯示:絕大部分都在術后使用水蛭療法,平均每家整形外科機構每年使用過水蛭療法的病人達10人左右。

    現代吸血過程

    有人擔心,接受這種重口味的療法過程會不會很痛很惡心,其實不一定。首先,由于接受手術的部位的皮膚通常還沒有末梢神經形成(連血管都在接受重建呢),所以不會痛,更不會有“有東西在上面爬”感覺。第二,醫生一般將水蛭用針管置入需要治療的部位,而不是像古代巫術那樣直接用手抓。一般會根據所要吸血部位的大小放置1-6個;第三,會有紗布或手術巾、或塑料杯之類“圍墻”的圍住治療部位,甚至會用手術縫線將水蛭固定在敷料上,主要是防止水蛭工作之余在你身上四處亂逛,也能夠使你不用和它相見。不過,如果當時水蛭就是不愿意咬你,恐怕和幾千年前一樣,你還得出點血來引誘它,但也只是被針頭刺一下而已。

    操作風險

    最后,即使是現代醫學的水蛭療法,也難免存在風險,主要是感染。常見的感染是嗜水性氣單胞菌屬感染,此類細菌原是棲居在水蛭的腸道中,能夠提供水蛭消化所需的關鍵酶。研究發現應用水蛭療法的病人中有近20%的患者感染了這種細菌,增加了傷口感染的發生率,曾有人因此感染上氣單胞菌性腦膜炎。治療前要對水蛭進行消毒,為防止感染,在治療前一小時可預防性地應用抗生素,避免服用免疫抑制劑。另外,水蛭在較大的皮瓣上長時間吸血時有可能發生貧血,應監測血紅蛋白值。


    • 發表于 2013-12-08 00:00
    • 閱讀 ( 1139 )
    • 分類:其他類型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